《谍影重重》是一部非常经典的间谍影片。从《谍影重重1》开始,这个系列的电影就已经奠定了冷酷犀利的画面风格,永远偏冷色调的画面色彩让影片气氛永远处于紧张当中。干净利落的剪辑风格和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专有的手持式摄影风格在让观众感到头晕目眩的同时,让整部电影的故事显得更加真实可信。
没有冗杂无用的对话,没有刻意拖延时间的支线剧情,没有唠唠叨叨的情感纠纷,电影的前三部曲将一个特工在行动时应有的一面浓缩在一起。剧情表面的是疾如闪电的行动和缜密精细的思考,暗面的便是以演员的眼神和肢体语言以及出现的道具进行表达。电影的剪辑和叙事放到现今的好莱坞当中可谓上等,片头长达20分钟的希腊暴动场面用自己特有的剪辑方式为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观影体验,追踪与反追踪穿插其中,摩托车飙车逃亡更是带着危险步步逼近的气息,落后于时代的特工被实时路况、大数据预测、更先进的科技捕捉到自己曾经行踪不定的如同死神一样悄无声息的身影,再也无法像从前那样自信十足地将CIA玩弄于鼓掌之间。
相比其他谍战影片中的冷战格局,拯救地球,肩负特殊使命的大背景和个人英雄主义 。杰森•伯恩这个像你我一样平凡的“路人”,从始至终都在自我身份的认知与人性回归当中。在这个追寻真相途中,他以一己之力挑战整个间谍机构,揭露该机构背后的阴暗,这也是《谍影重重》系列与其他谍战片对立设置的差异。
双方追踪与反追踪的破与立
除了对自己真实身份的追溯,揭露CIA不可告人之隐私外,谍战类、警匪片中经常出现的追踪与反追踪的破与立的设计,在本套影片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又恰到好处。从第一部的布局,到第二、三部中的大放异彩,这个最吸引人的谍战戏份,将这系列影片的谍战味道烹制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在道格•里曼的执导下的第一部,对于指纹、加油站、装扮等细节的处理,以及与驻扎在巴塞罗那的“教授”杀手在农场旷野的那场戏,体现了特工专业的匿藏反追踪处理,与快速的应变能力。而在保罗•格林格拉斯的手中,柏林世界钟广场那场利用示威人群,电车做掩护,轻松摆脱CIA的追踪。以及伦敦滑铁卢火车站更为精彩的,惊心动魄的13分钟“猫鼠”大战。则从多个角度,不同群体的视觉和画面调度入手,体现伯恩超强的反追踪能力,而这些经典的段落,也为其后多部类型片提供了绝佳的示范。除了对身份进行故意隐藏外,杰森•伯恩还通过出入境记录,电话联系对自己身份进行故意显露,与CIA高层进行联系。这些依托剧情层层绽开的追踪与反追踪对立戏,一方面加强了角色之间的高智商对决,另一方面也对影片的类型成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节奏紧凑的对立戏,在剧情推进与画面调度下,凸显谍战题材特殊的张力。
冷峻的风格下的动作戏
一般说来动作设计、影像风格、导演整体意图,会影响一部电影的动作风格。而在《谍影重重》系列片中,动作设计对剧情的影响是最直观的,也是最为人所知的。三部曲中的所有动作场景,不是花拳绣腿的样子货色,也不是为追求美感而设计出来的画面表达,而是根据不同场景千变万化而来的实战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