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蛇》就是一篇聊斋中的神怪故事,脱离了蒲松龄的时代,我们已经不能感受到聊斋中对社会讽刺的深刻,只留下蒲松龄个人才学的妙笔生花,人物活灵活现。
《青蛇》和很多武侠电影、神怪电影《倩女幽魂》《笑傲江湖》感觉有种类似的阴郁在。主题都是偏悲观的,而且将几种不同的人生道理糅合进一个故事,将整个故事讲述成在玫瑰花前被打碎的镜子,画面很美,但最缺的恰恰是内涵,只有画面,只有作者的情绪,没有内涵。香港电影都是写边缘人,侠客、僧、道、妖,一个怀揣救世意愿的失意者和一群不讲理的普通人。美国电影也有大萧条时期的卓别林,社会底层的犯罪者,但都是一个普通人和严酷的社会挣扎。香港文人想说,我读书、我有文化、我牛,你们不懂我。美国文人想说,我懂社会,你们也懂我,我们来改变世界。武侠、神怪的那种情怀,是世间高人一览众山小,独孤求败的情怀,越长大越明白,哪里有独孤求败,真正的百战百胜,第一百零一战还是要全力以赴。
法海也是一个探索成佛的过程,他从之前的看到妖即是妖,把修炼了200多年快成人的蜘蛛精压倒在塔里打回原形,到遇到青蛇白蛇两姐妹,看到她们在做着好事于是对她们网开一面的辨别对待,接着还能够借助青蛇这妖来为自己修炼定力,最后在看到白蛇其实已经修炼成人生娃了后,觉得自己被骗的无奈,想守住一身正气做点好事,反而被一些门派所谓的正邪不两立等的条条框框迷糊了自己的双眼,一心驱妖除魔,自己最后反而在驱魔过程中制造的天灾误杀了很多无辜的人。
《青蛇》是部男人拍的女性主义电影佳作。 它包含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甚至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要求的人性解放”也可窥见一二。 关于女性主义 在中国电影批评史上,远婴的《女权主义与中国女性电影》较早将西方女性电影理论与中国女性电影实践结合起来并进行系统描述。 90年代以来,中国的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开始从“女性意识”的角度出发。
只是喜欢两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在一起。比如《青蛇》。或许就是因为有着白蛇和青蛇。喜欢她们在一起的感觉。看着白蛇和青蛇在一起厮磨,感觉竟然是如此的美好。世间有什么东西能比的过两个出色、痴情还有美艳女子的心心相印、不离不弃呢?她们是一个整体的。白蛇离了青蛇就不是白素贞,而青蛇如果没有了白蛇也根本就不是小青。
青蛇他想跟我们表达的其实就是封建社会的那种男欢女爱,而是不被正统所理解和支持的,但是同样也有一些去追求这种情情爱爱的男女青年,他们愿意去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追求他们的幸福,愿意去通过自己的努力突破世俗对他们的祝福。
一部《青蛇》情欲爱恨痴嗔都在其中,演员导演都很厉害,服装造型张叔平功夫极深,网络上很多过度解读,关于宗教啊、欲望啊、神魔啊,但我个人最喜欢徐克把“许仙”塑造成一个“贱男人”这一点,因为,男人最懂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