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古典传说中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六个甲日都和上天创造万物有关,所以按照民俗认为在这六个日期是妇女最易受孕的日子,于是人们就将女子怀孕称作为身怀六甲。
古代先民认为自然运转都有一定的规律,所以会想方设法把它们总结起来,很多理念都是围绕天文历法来展开的,阴阳五行天干地支都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理论对于我国的天文、地理、医学、农业都有较大的影响。
六甲源自于天干地支,古代先民用这种方式来计算年份,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互对应,六十年成为一个轮回,分别取天干中的第一个字甲,和第一只中的第一个字子,将六十年的轮回命名为甲子。
六甲这个词最早见于汉代,按照《汉书》中的记载:“日有六甲,辰有五子”,合于五六为变,代表着万物化生,古代传说天帝造物也是遵循着这个道理,六甲代表着万物演化的趋势,所以在古代的易学理论中占据较高的地位,随着道学理论的传播,会有很多相关书籍被民间认可,所以这个词语就渐渐转为民用。
古代道家理论与民生的结合,主要是在天文历法方面,对于实际生活的影响并不大,但是在道家理念中对于自然繁衍非常看重,所以房中术也就成为道家理论中很重要的一种养生方式。在古代的时候只有一些道士和帝王才有资格修炼。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房中术渐渐流落民间,很多人都有机会阅读到。道家的理论著作不会说的过于直白,会用到一些专业术语,其中很有可能就将六甲作为女子怀孕的指代,这一点倒是很符合道家的风格,所以渐渐的身怀六甲就成为民间常用的词语了。
身怀六甲这个词在民间的应用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不可考,不过在隋朝以前就应该有人使用,隋朝有一部叫做《六甲贯胎书》的医学著作,可见当时这种命名方式也算是比较常见的事情了。
除了这些解释之外,民间还对身怀六甲有其他的说法,比如女子怀孕之后身体会觉得非常沉重,像穿了六件铠甲,又或者用六丁六甲神明表示对于子孙繁衍的看重,现在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看似每一个都挺有道理的,不过还是觉得六甲日这个解释更为接近真相。
“身怀六甲”是一个成语,是指孕妇怀孕。民间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小孩生下来就是皱皱巴巴的,通常只有老人才会长皱纹,而岁数大的老人会称呼他们为六甲,所以就说孕妇怀着孩子是身怀六甲。
正式的说法实际是中国古代有天干地支,每一天都会有一个名字。因为古代想多字多福就会供奉送子观音,然后就有了带“甲”的6个日子里是上天造物的日子,最容易怀上孩子,所以就称孕妇是身怀六甲。
古代对这种天干地支组成的日子很迷信,现在还会有看黄历这个说法。每一种天干都会代表一种意思,六甲就代表六个神明。人们希望将来生出的孩子会有成就,也有说是为了求子,总得来说就是对孩子的一种美好祝愿。所以说是身怀六甲。其实都是希望孕妇和孩子好,能延续血脉,继承家业是一种对将来美好期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