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江湖并不算是江湖,一群人的江湖才可算得江湖!江湖是什么?孤灯幻灭?抑或是杀戮未止?正因为有了如此多的是是非非,恩怨瓜葛,才有了“身不由己”这一句话。不知从何时开始,香港黑帮电影俨然已进入了“后黑帮”时代,曾经的打打杀杀像是刚刚萌芽的青涩种子,而如今更多人以“知天命之年”反思江湖的意义,《九龙冰室》中的九文龙欲想归于平淡的所作所为,是一种在边缘巡回之后想要返璞归真的挣扎,而《江湖》中的黑帮大哥洪仁就,同样面临着这一种烦恼。
《江湖》便是一群人的江湖,洪仁就传出自己想要金盆洗手的诏折时,外界传闻有人要买凶杀之,导演想要表现的“身不由己”似乎在影片开头便已昭然若揭,三个部下(曾志伟、徐少强、苗侨伟饰)的台下把戏让人有了影片第一种错觉,买凶主脑可能出自三人;随着影片节奏不断被打乱则出现了另外一番景象,另一边有两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为求出位而刺杀黑帮大哥,于是影片让人有了第二种错觉,两者必定紧密相连。江湖,更像一张编织紧密的大网,让人无法透气。随着影片的不断发展,这种逻辑却渐渐混乱,就哥的心腹左手对于其淡于江湖推波助澜,似乎又暗藏杀机,表面平和但气氛却剑拔弩张,在风云变换的谈判桌上,伴随着就哥的三个部下被一个一个除掉的画面,而反之被就哥拯救,两人睿智的暗中较劲这段刻画的着实精彩。
《江湖》的缜密安排,也和编剧杜致朗是分不开的,两段剧情的相互交叉,实则是为了讽刺整个“江湖”故事而服务的。在阿翼和铁臂看来,江湖是一个扬名立万的异想世界,所谓电影中的那句台词:“成为了刀手,一只脚便踩在阎王殿里,一步天王,一步死亡!”两人却毫不胆怯,一意孤行。影片虽然没有具体交代两人功成名就之后经历了如何的心态变化,但却用战死沙场的最后结局铺垫了功成名就的辛酸——谁都逃避不了这个宿命的包围圈!而阿翼、铁臂和就哥、左手之间的性格关系亦能很好的对照起来
,并对人物命运发展所造成的影响不无关系——阿翼隐忍,善于静观其变,左手相比较张狂些,这点从铲除菲戈等人便不难看出。《江湖》所铺垫的故事的曲折,实际上并没有主观看到的那样简单,编导似乎也用隐秘的手段述说了这个血色黄昏的世界里并不受任何人主宰的无奈。就哥的部下一夕之间就如草芥般蒸发,而到影片结尾,左手安排的刀手赶来之前,两个黑帮大拿最终也无力挣扎而瞬息倒于血泊之中,在江湖之中,人人都是普通肉身而并非打不死的英雄。
每个人的心中,心有多大,江湖就有多么宽,就哥的江湖可以容纳背叛、羞辱,而左手的江湖却陷于情义两难,他一方面替就哥铲除危机,一方面以话语胁迫就哥就范,直到最后与就哥联手战死雨中沙场,导演更用一个杀手的价值换取就哥在左手心目中的地位。
我常常在幻想,最后就哥若是遭遇一个杀手的袭击,或是流于“江湖诚信”的表面,那么结尾又如何收场?又或是怎样的一副画面?最可怕的,不是苦口良药,而是具有蛊惑作用的人心。最具有威胁力的,并不是左手,而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恩怨泛起的血色涟漪。那首《把被伤留给自己》再次想起的时候,左手和就哥殊途同命的命运是否也象征着每个江湖的最终的收场——生于江湖,死于江湖是否才是江湖人最好的归宿?黄精甫并没有给我们留下确切的答案,而是让我们的思绪放任自流。“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