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历来喜欢当事后诸葛,无论商业还是其他。马云、雷军、柳传志、王石、李彦宏等等商业成功人士,总是会被社会贴上各种各样的成功标签,也会有一大群分析家总结出他们成功的奥秘。可是如果今天他们没有成功,还有谁会记住他们呢,还会有谁去分析他们呢?可能有人会说,分析没有成功的人士是浪费时间,没有价值而言。可是,怎么敢断定他们以后就不会成功呢?
中国对待英雄历来也是如此,一般都是死后追加谥号或标榜功劳,生前想要被表扬或认可不是没有可能,而是可能性会很小。不然,现在的历史课本上就不会只有那几个死去的英雄了,现在的马路上也就不会出现老人倒地不敢扶的现象了。
今天,我们也做回事后诸葛,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人民的名义》会火的一塌糊涂。这部好的电视剧的火爆,我们觉得,可能会有以下因素在内:
电视剧本身的内容要足够用心、精致。剧情要很有料,值得让人去看,它必定有悬念、对抗、冲突、故事、细节。若是不用看都知道接下来的剧情会怎么演,那么它本身的吸引力也就不大了。如好莱坞悬疑大片一样,一般你看个开头,很难猜测到它最后会是怎样的结果,必定会将你带入到故事和剧情,会让你感受到里面的势力对抗,冲突,一个又一个故事的出现,让你体会到每一个故事里面的细节,最后震撼到你的心灵。
表演是个技术活,靠脸吃饭不会长久。一个好的工具给到两个不同人的手上,最后使用的效果也会不一样。聪明的人能够物尽其用,笨一点的人可能只会使用个两成效果。就像中国古话说的那样,师傅带进门修行在个人。这部剧的演员并非都是现在靠脸靠颜值吃饭的小鲜肉,更多的是众多年的具有颇丰表演艺术的老戏骨担当,最受粉丝喜欢的达康书记、育良书记就是例证。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社会和世界,是一个传播的时代,也是一个信息流的时代,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被无数的信息和广告充斥,每天都要接收和处理对自己有用和有兴趣的信息。
由于经历和时间有限,所以就算是一部好作品如果不尽可能的被用户或我们接收到,如果不能引起我们兴趣和重视的话,那么它的价值很可能就会被贬低。而传播又是需要独特的技巧,不是人人都可以掌握。这部剧的视屏渠道分发,微博粉丝互怼,观众口碑效应不可不说加速了它的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