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雄兵》其实本有着两个很好的元素,亲情和老兵,电影哪怕是讲好其中任何一个元素,也未见得不会是一部好的喜剧作品,但胡编乱造,完全不着地气的故事,以及那刻意造作的包袱,都令电影所谓的雄兵,为人所见的只是一帮不着调的孬兵。
其实《父子雄兵》在立意上本没有问题,退伍军人出身的父亲,父子间隔辈的矛盾,都是很好能去营造剧情张力的所在,但遗憾的是这种立意在被导演贴上喜剧标签后,电影俨然忘记了最为起码的真实,有哪个黑社会会为了五十万不惜老大亲自出场,以命相胁?又有哪个普通人的葬礼能收到如此之多的份子钱?从头至尾的信马由缰使电影早已将逻辑抛之脑后,更让人甚不由得怀疑拍出这种剧情的导演编剧究竟是否生活在真实的世界。 在一个完全没有真实可言的故事中,其所发生的所有转折必然也都充满了尴尬,而电影本身也并没有真正的去做出什么充沛的剧情构思,从伊始范家父子隔阂的苍白无力,再到最后对父子亲情刻意的拔高,都是让人倍感浮夸的,在这种浮夸下,即便是有着范伟这样老戏骨的表演,也全然无法看到何般源于父子亲情的感动,同样由此营造的笑点除了能让人发出些许隔靴挠痒的笑声外毫无意义。
更为可怕的是电影除了对亲情和老兵的落足倍感空洞外,其所缔结的三观也让人难以接受,难道整天眼高手低的范小兵不应该被鞭笞?难道其为了筹钱甚至不惜编造葬礼的行为不该被唾弃?难道活了一把岁数部队退伍的父亲遇到事情能想到的就是拿着假枪去跟人玩命?一爱解所有的方式不仅将警察法律视作了无物,也令那荒谬的所作所为成为了电影最大的笑柄。
没有真实的人物,没有可信的剧情,甚至连电影的价值观都是难以自圆其说的,在这样一部把观众当傻子的电影中,莫说是范伟,就是卓别林在世也只能是仰天长叹。
认识一下小范,祖籍云南的新北京人,30多岁了,穷困潦倒,一事无成,亲戚的债欠了个遍,高利贷屡借不还,走投无路了,拉下脸皮跟和尚开口要钱。
实在穷得不行,就给护肤品公司当小白鼠,实验失败嘴肿得跟《东成西就》的梁朝伟似的。被债主追到死角,也能使出一身跑酷功夫逃脱,可见平时没少躲。
小范受惯了屈辱,为了拿富二代两万块,百般嘲讽他都陪着笑照单全收。回了家,才拿钞票左右打脸,泣不成声。
小范的日子过得惨了吧唧,但他皮实又圆滑,不乏小聪明,受得住挫折,经得起折腾,满血复活不改初心,发誓要成比尔·盖茨和乔布斯那样的大发明家。
实在苦得受不了,两杯酒下肚,借着酒劲做个融资成功创业起步的白日梦,这个股份那个连锁,说着说着,把自己逗乐了,就好像苦水也蒸发了。
卤煮西施问他,过安稳日子多好,何必这么累呢。他说,做人怎么能不思进取。
大鹏上一次演小范这样的角色,是半自传的《煎饼侠》,大鹏演大鹏,演员演演员,假戏真戏混着做,票房大爆。
这个北漂族的精神偶像,从一无所有挣扎奋斗成网红和电影大咖。对于北漂族的辛酸,他有最切身的体会,而他偏爱忆苦思甜,习惯在电影中回忆颠沛岁月。
这世上有两种人,一种但凡日子凑合过得舒坦,就别无所求,另一种呢,如果没法在世界上留下点足迹,就觉得生无可恋。
《煎饼侠的》的大鹏,《父子雄兵》的小范,都是后者,我猜《缝纫机乐队》也会八九不离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