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烟龄,现在戒烟两年零一个月。本来想细致分析,结果回忆跟感受混到一块儿了,我突然分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在说烟,还是回忆自己的经历了。大家就当看故事吧。 大学时候学会抽烟主要是机缘巧合,因为学生会工作,然后认识的一位学长抽烟,在自习室看手机累了,到走廊的露天天台找学长聊天。看学长抽烟讲故事,莫名有一种崇拜感。当时正好也流行电视剧《奋斗》,曾经有一句著名的台词:来一包点八中南海。现在还记得那个场景,几个好友死党周末聚餐,喝着酒抽着烟,在烟雾缭绕及酒精的刺激下,吹吹牛,骂骂社会,讲讲自己的故事,感觉未来搬砖的日子都愈发桄明了(大雾)。后来作为大学后的网瘾少年的我,当然也有一堆朋友一起玩游戏,然后呢,我们中间也有一个哥们是抽烟的。所以呢,影响之下,等我们毕业的时候,突然发现我们这些大一时候还觉得烟超级难抽的人已经变成了一天一包烟的资深烟民。每到晚上临睡前,都会看看自己的烟盒,倘若剩下两根烟,就会点上一根吞烟吐雾,看着剩下的另外一根,满意地睡下。如果没有烟了,就会开始在不同的宿舍游荡,借聊天之由借烟。偶尔有哥们有兴致,我们会在宿舍外的走廊外蹲着或靠着,互相点烟,并聊聊故事。 所以当毕业以后,突然发现自己彻底离不了烟了。一是因为身体的依赖,尼古丁其实本身就是一种毒性较轻的毒品,抽烟时候肯定是有一种明显的兴奋感(不信问问资深烟民醒来的第一根烟,肯定是high到不行)。 二是习惯,像老烟民,一天一盒烟,一盒烟是20根,然后一年抽烟的动作就是重复七千多次(如果遇到开心的事情可能会更多),所以当无聊,寂寞的时候,愈发觉得烟是一种消磨寂寞的好东西,点上一根烟,深深地吸一口,感受熟悉的味道从口腔到肺部,然后从鼻孔慢慢喷出,然后大脑有一种莫名其妙地满足感,瞬间感到了世界都是我的。 三是便利性,只要不是无人的荒漠,任何一个普通的小超市,都可以买到烟(当然可能不是你爱抽的牌子),而且香烟给人的兴奋简单度比酒精要小,同时兴奋感也在可控制范围。君不见,上班的时候 ,你偶尔找个地方来根烟,顶多有人开玩笑说一句你抽烟了,如果你试试上班的时候喝酒,估计没人会觉得你正常。另外,本身酒精上来的感觉比烟给的感觉要浓郁的多。
社交性,有时候跟陌生人聊天,不知道如何说,如果对方是烟民,可能话题就可以从烟开始聊起,吞烟吐雾中也可能认识个朋友。 不过呢,个人建议还是戒烟,不仅仅是关乎健康,也不仅仅是关乎浪费钱(其实戒烟之后我发现我更浪费钱了)。对于我来说,从我上大学到现在,最成功的事儿莫过于戒烟了,因为戒烟之后,我才发现自己曾经混了很多日子,放弃了很多东西,因为每当我想努力的时候,总想着来根烟就开始XXX,然后吸烟结束,感觉还是不努力比较舒服(抽烟之后会有短暂的满足感)。
当然,这种心理路程可能仅仅关乎我个人,所以理由并不一定成型。不过呢,戒烟之后呢,一个呢可以在喝酒的时候吹牛,二呢你在出门睡觉时候不会紧张,不会去看是不是手头有烟(老烟民肯定有那种看到没烟感觉恐慌的感觉),三呢你戒烟后的一段时间,会重新体会到美食的感觉,会体会到别的东西在大脑中那种无法言语的兴奋跟幸福感。四呢抽烟的人呢,身上真的会有一股难闻的烟味,而且你打电话的时候抽烟,对方会轻松就能听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