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不如李博士。首先朗朗不是中央音乐毕业的,但是朗朗天赋不错,在学二十年音乐理论可能超越李博士。其次朗朗不懂流行,李博士的<河马>是一首严肃的音乐,音乐技巧性强,制作严谨,一把吉他,就弹出来人间悲欢离合。最后朗朗的形象不行,大头照不适合印刷在杯子上。不知道狼总的音乐分析能力如何,李博士仅有可能在这点上优于狼总,而且仅是可能……那么问的是综合?两人恐怕不在一个次元……别把狼总当键盘钢琴家,人家不是不懂严肃作曲,只是相对于他的钢琴,作曲拿不出手……不知道狼总的音乐分析能力如何,李博士仅有可能在这点上优于狼总,而且仅是可能……李如春博士不是没有干货,哪怕他拉黑了我,我也承认这一点。李如春博士在古典(严肃)音乐领域有短板,并不是全才李如春博士在流行音乐领域甚至还不如我,古典出身的通病,他们仅研究作曲技法而忽略一切其他因素(文化角度等),偏偏又因为自己不懂音乐史而或多或少错过了流行音乐领域编曲厉害的作品。综合来讲,李如春比我强,但他是因为流行音乐被我恶狠狠的讽刺了一下而拉黑了我,所以他心胸也没楼上兄弟说得那么宽广23333但李如春确实不是我们可以随便黑着玩的。最后,综合实力来讲,郎朗完爆李如春,不解释。
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都很优秀,很勤奋,很专业,努力往最高峰登攀。个别网友也许会偷笑:这次李博士不敢自豪了吧?和年纪轻轻就声明显赫的国际朗总比,李博士三十多了才在国内拿到一个很冷门的博士学位,(这个专业到底搞什么的网友也不懂)名声在国际上也不十分响亮,虽然学校中央音乐学院在世界排名也不差,可一定有很普通的学生啦。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这部分人,李博士依然为自己的勤奋好学,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每天进步一点点而自豪!因为李博士从来不和任何人较劲,除了自己。再说,名利在一个真正学者眼里没有什么值得追逐的,如果作为追求学问的副产品也就罢了。无论有多大名气的人,在李博士眼中和身边的人没有任何区别,都是透明的一样,因为李博士用慈爱宽容关怀悲悯之心待人,其实李博士厉害就厉害在这里。
音乐素养这个东西不应该用头衔来衡量,或者更一般地说,任何一种艺术修养都不应该用世俗的头衔来衡量。阿炳在世时,不过是一个街头卖艺的盲人。梵高活着的时候,画的画根本卖不掉。托尔斯泰没拿到诺贝尔文学奖,反倒是成就远不及他的作家纷纷获奖。你如果用世俗的头衔来衡量他们的水平,那就大错特错了。对于一个艺术家的艺术水平,唯一合理的衡量方式就是自己去体会他的作品。倘若你没有鉴赏作品的能力,就请谦虚一点,不要附庸风雅胡乱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