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宝荣借着黎耀辉的烟头点烟的场景算是影片里温暖的一瞬,两人站得很近,何宝荣懒懒的问黎耀辉借火,黎耀辉低了头,垂了眉眼,伸出手里的半只香烟,何宝荣握着他的手,满足的吸上了一口,电影里的此处虽是黑白色调,但是烟头那一瞬间的光芒真的仿佛像是照亮了全世界。电影里最落寞的不过是最后黎耀辉一个人开了车去看瀑布。伊瓜苏瀑布,世界上最宽的瀑布,位于阿根廷与巴西的边界,本该是两个人一起欣赏这等美景,如今无奈只有一个人穿着单薄的衣衫,弥漫的水汽在脸上汇成水流也懒得去擦,我去了当初约定的地方,但是身边早已没有你。
何宝荣租下了黎耀辉的那间房,抱着毯子痛哭,黎耀辉也兜兜转转到了台北,一跃而上台北的高速列车,微微笑着,列车停站,没有人知道接下来的故事怎样。黎耀辉毫无疑问是电影中着力刻画的人物,也是比较能引起观众同情心的一个人,在他和何宝荣的这段恋情中,他是宽容和接受的一方,他始终扮演着一个原谅和包容的角色,只不过是在最后,他不想继续忍了,于是就离开了何宝荣。在我看来,他是个爱得深沉的人,电影一开始他其实很想再跟何宝荣在一起,但是一看何宝荣跟鬼佬混在一起,他又觉得很生气。从电影的拍摄上来看,黎耀辉再次跟何宝荣走到一起之前,都是黑白的画面,其实这也可以理解为,黎耀辉撞到何宝荣之前,把自己的生活过成了黑白,直到他们两个并肩坐上出租车的那一刻,生活才陡然有了颜色。
电影最吸引我的就是里面弥漫的异国风情,用“流光溢彩”来形容布宜诺斯艾利斯绝对不为过,你可以看到五月广场上流动的车灯,高高耸立的方尖碑,快速闪烁的计时牌,湛蓝湛蓝的天空,当然还有那随处可见的热情的探戈,忙忙碌碌的华人餐厅,耸立在河面上的钢结构大桥,一切的一切,都是发生在离我们如此遥远的地球另一面,绝美,绝望。
对于黎耀辉来说,被剪掉了翅膀的何宝荣才是他们距离最近的时候,电影里的黎耀辉也说,“何宝荣不知道,他在我这里养伤的那段时间,是我最开心的日子”,黎耀辉喜欢这样的何宝荣,安静,懒散,不出街,他想要的是一种简单安定的生活,是每天柴米油盐,是闲时两个人静静的探戈。电影里很少见黎耀辉笑,他常常都是一种非常平静的表情,我以为最符合他人物侧写的其实是他和小张在小巷中踢球的那一段。他说,“在午后的小巷踢足球其实很热,不知道为什么,那年夏天过的好快”,午后的小巷阳光猛烈,黎耀辉走出人群,点起一支烟,阳光打过来,打出一张落寞的剪影。
黎耀辉在两个人的关系中算是比较理性的一方,因为可以看得出来最后他在台北的列车上是释然的,他虽深情,但一旦伤透了心,说放下也就放下了。何宝荣可以说是与黎耀辉完全不同的一个人,他是比较任性,比较骄纵的一方,他心底里其实认同黎耀辉是个值得依靠的人,但又总是嫌他太闷,一而再再而三的离开他,何宝荣本质上就不是个安分的人,他需要的是不断的新鲜与刺激,而显然黎耀辉给不了他这些。
他可以肆无忌惮的在黎耀辉租来的房子里赖吃赖住,吩咐黎耀辉给他做这做那,也可以叼起香烟,穿上他那件颜色亮丽的夹克出街。他毫无顾忌的挥霍着黎耀辉对他的包容,因为他知道无论自己怎样做,总还有一个黎耀辉让他依靠,但是到最后黎耀辉也离开他了,他最后的心理防线也崩溃了,他把地板擦得闪亮,买来香烟整整齐齐的码在架子上,不停地开门关门,留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这个异乡慢慢腐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