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看《夏洛特烦恼》感到隐隐的说不出的恶心感,那就对了;因为对历史稍微敏感的人一下都会想到,夏洛穿越回去所做的事,和几十年前大中华地区中下贫农无产流氓们在各种政治运动以及文革里的所作所为极其相似——殴打侮辱臭老九,瓜分资产阶级的财产(有形的,无形的知识产权),丑化小资产阶级(对袁华的各种丑化),性骚扰资产阶级女性(当众强吻——如果前段时间那个教官强吻女生的新闻你觉得不妥的话,这里同样不妥),当众殴打企图夺回自己东西的“杰伦”,囤积大量财富,最后犯了资本主义的通病——腐败(他们的世界观本能地认为富人就会得艾滋病,女神就会出轨),对,他也犯了腐败这个病,于是,又回过头来依赖善良的人民——马冬梅,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无怨无悔地付出的善良底层人民的代表,虽然只是一个梦,但只要条件成熟,这个梦想就会照进现实,只要大字报贴出“炮打司令部”,夏洛们就一定会再来一发。而最可怕的是,
你有没有怀疑过,我们的生活也许就活在某个伟人所谓的屌丝逆袭的梦里,至今还没有醒来……就算是抛去这些太大的对比,电影里一些不够“体面”的做法也是令人尴尬的,有种电影犯了“主角妄想病”这种病和玛丽苏,杰克苏很相似,这种病体现在两点:一是在他的世界里,别人都是反面的,女神就一定会傍大款(现实生活中,我的小学中学大学的女神同学怎么就都找的如意郎君呢),男神就一定很作很娘,还一定是有后台;相反,人越傻品性就越好,大傻最好,二傻也不赖,投标枪的体育生最真挚,知识越多的越反动,一个对除了主人公以外其他人都无善意的喜剧又谈何真正的喜剧;二是他们会把一切地方,包括别人的婚礼,当做自己献丑的舞台,设想一下,你或者你朋友的婚礼里,突然来这么一二傻子,一哭二闹三报警,这婚还结不结了,是,以前没想过二傻子也有丰富的内心转变过程,但哪怕这样跌宕起伏的转变也是不合适的,谁又是没有故事的女同学呢?没准秋雅跟她的“猪头”郎君的故事也是爱到心破碎也别去怪谁只因为相遇太美呢?
其实一开始对于演员表演太舞台化的担心不无道理,夏洛穿越之前的戏份,在我看来总归是有些用力过猛。但越到后来越入佳境,频繁而不落俗套的包袱轰炸,更加流畅自然的节奏,明知是鸡汤却不是过分令人反感的主旨,足以弥补开篇的不足。最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很多喜剧片令人尴尬“为笑而笑”的包袱,本片算是近期难得的“笑点”没有逼犯我尴尬症的一部。费玉清老师《一剪梅》的几次出现真心是神来之笔,对周董的调侃再让人捧腹之余一边又忍不住感叹“这编剧胆儿也忒肥”,还有其他种种笑点,大家可以到影院慢慢体会。
总而言之,这部电影导演和编剧并不贪心却相当鸡贼,他们只选择了更加适合的一些元素,完成了一个简单的故事。最后,既然大半夜爬上来码了这许多字,结尾就夹带点私货吧(说得像之前夹带得少一样...)。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夏洛一样幸运,有机会重来一遍看清曾经剜心刺骨的遗憾是否真的那么重要,只希望没被上帝金手指眷顾的我们,也能努力做到丰子恺先生所说——
不困于心,不乱于情,不惧将来,不念过往。
说实话,一开始听说开心麻花要拍电影,我是拒绝贡献小钱钱的。原因无他——再优秀的小品演员也不意味着可以直接无缝对接大荧幕(评论区有小伙伴指出开心麻花也是话剧演员,此处是我见识浅薄的刻板印象了),我并不希望明明坐在在电影院,却看了一场小品的演出。可是父上大人是开心麻花的忠实拥趸,在他孜孜不倦地安利之下,终究还是坐进了电影院。
不可否认,全片的包袱铺排和情节设计都有值得称道之处,然而“浪子回头”即使毫无改善也一定会得到原谅的结尾确实有些倒人胃口...喜剧效果四星,“我们老实人做错了什么”扣一星,整体三星。多数喜剧电影情节都不复杂,主创团队的核心使命更多是“如何既把故事讲好,又讲得好笑”,《夏洛特烦恼》也是如此。但不得不承认,在这两点上,本片的完成度称得上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