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起自己有一个外号叫“小窝”,至今也不知道那个女孩为什么这么叫我。平时在校园里遇见,不好意思跟她攀谈。但是我总是一眼可以认出她,因为她永远戴着一个白发夹。后来我写了首小诗送她。初三那年,我保送离开学校前,发现她的发夹不见了。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聊天,是在高考放榜以后。在短信里我说我要去北京,她说她以后会定居杭州。我说,这有什么,十年以后的某个夜晚,我会带上DVD去你家看电影,还有炸鸡和啤酒。 她在大学读的是法律,成绩优异。现在她不写文章了,在微博做着羽生结弦的迷妹。我们已经好久没有联系了,就像两个平行世界的人,过去的一切都很遥远。作文,白发夹,或者诗,都像虚假的东西。
因为皮肤比较黑,初中的死党叫我:陈非洲。后来一个班都这么叫我,就连数学老师也会操着东北腔喊我“非洲啊”。索性把所有社交网络名都改成“陈非洲”。以至于通过QQ空间脸熟我的高中同学会以为我是男生。后来呢,我俩去了不同的高中,偶然发现她删了我俩唯一的联系方式,好奇原因却也不想知道。一日书店里偶然碰见,她好像比以前更丧了,聊了几句,没有很尴尬,却也仅是寒暄后匆匆告别而已。
孙晨/孙粪池儿 ???? 好像是因为孙晨儿叫快了就听成了粪池。 给我起这个外号的牛JW,我叫他牛三顺(我给他起的外号)我们从小学四年级做同桌,到了初中还做了同桌哈哈哈哈哈。我们的关系一直挺好的。直到QJW 出现,他们变成了很好的朋友,后来后来(反正发生了好多好多事情)。然后再也不联系了。
记得初中的时候有一帮玩得特别好的几个朋友给我起了一个外号叫小白,当时大家的解释是因为我长得白,我也就接受了,踏进社会才知道小白其实就是懵懂无知的代名词,也不知道她们当时给我起这个名字是出于什么原因,但当初玩得很好的几个朋友都已经已经不联系或很少联系了,其实特别珍惜这一段友谊,好希望能回到以前。
豆根条…只有胖墩这么叫我…因为当时我太瘦了像豆芽菜…可能他现在已经忘了我这个小时候的小伙伴…记得他家有只会叫的玩具…我们还一起玩追星公主…他玩的很好…我们一吃小肥羊(一家餐馆)…我现在还记得他的真名…不过小学六年级我改名字了…总之…那段时间还是挺开心的…
小学时隔壁有个爷爷,人送外号“两江总督”,虽然不知道“两江”是什么,“总督”是确定的牛。但是人看上去并不伟岸,直到后来才听说,年轻时因为烟瘾大又没钱,只抽“大江”“江南”两个牌子的便宜烟。回想起来有点孔乙己式的悲,也不觉得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