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是Drift的简写,就是车迷们平时说的“甩尾”(汽车用语。指车疾速行驶时疾速拐弯,车轮横向滑动的状态),全部的意思就是“甩尾”第一。这部电影放弃了花哨的特技,大力发掘视听元素,引擎、制动等音效做得十分精致,加上广角取景,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
作为一部商业片,《头文字D》无疑是很成功地满足了观众的视听要求。一直觉得周杰伦演电影是一记险着,声音的面纱一旦揭开,我们看到的又是怎样的一个周杰伦呢?好在周杰伦选择了《头文字D》,选择了用本色演出来完成自己的第一次。在所擅长的音乐之外,他又一次成功了。我没有看过动漫的《头文字D》,不知道原著里的拓海是个什么样子的人物,但是,我很是认可电影里周杰伦扮演的拓海——沉默可爱而又低调的男孩,懂得忍耐,对于心爱的女孩,表面上淡然处之,内心却热情洋溢。我觉得周杰伦的感情戏演得非常本色,把一个男孩初恋时的憧憬青涩表达得恰到好处。很喜欢拓海飙车时的眼神,什么都无所谓的样子,却又异常犀利。欣赏这样的自信。当然,最打动我的还是JAY的眼泪。当他意外撞见女友和一个男人在进行性交易时,骄傲的拓海选择了离开——离开的那么坚定,那么断然。但在开车回家的路上,他哭了,委屈,伤感,却又义无返顾。我想,一个男孩总要在一次挫折后成长。“青春酷尽,飙出梦想”是影片的宣传语,看到这句话的那一刻起,我就在想,我们的青春该怎样地“酷尽”。
D片的作者重野,他年青时候能买的起跑车吗,买了能玩的起吗,肯定有很多制肘着他,在动画片里,他找来那样一位父亲,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就由着儿子的性子,让他纵横驰骋,最终成就他,这肯定是他终极的梦想之一,这个人太伟大了,不但默默的支持着那少年,而且总在关健的时刻,用高超的四两拨千斤的技法点拨着少年,让少年每一次进阶,每一次飞跃,都来的那么自然,那么享受,那么舒服我将来有时间,一定写一个青年流浪的故事,这个年青人要享有绝对自由,
他可以流浪到任何地方,经历他想经历的一切事情,那些和他上过床的女孩,他一定不要伤害过她们,她们都心存感激,因为曾经的岁月,有他陪伴,我一定把他的恋人写成一个无比美丽的女人,和你一样,在和他即将结婚的时候,突然分手,那个女人因为和他分手了,找到了比和他在一起强十倍的生活,没有受到任何伤害不说,还因祸得福,因为远离了他,才拥有了她真正想要的人生.吹牛吧,做梦吧,我即不能写这样一个故事,那个女人在现实中一定也很受伤,因为我,遍体邻伤,然后天天以泪洗面,我们相互煎熬.
头文字D讲一个少年成为真正的赛车手的故事,整个故事编的很充实,象一条强力股的曲线,一点点的被拉动,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下,一点点的成熟,坚强,成长起来,进化的有根有据,有理有节,相互呼应,技巧相当的高,方文山说,现在的是五十岁的人制作歌,四十岁的人写歌,
三十岁的人唱,然后卖给二十多岁的人听,那些编剧搞出来的故事,实际上是很有生活和文化的积淀在其中的,里面不经意的一句台词对白,可能都是那些四五十岁人半辈子的感悟,所以经常会被打动,日本的卡通文化是个很强大很宽广的文化体系,那里面有那么多的日本男人,己经四五十岁了,依然执着着自己年青时的人生梦想,即便在他们年青时活的并没有那么的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