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初开,大黄山生有一颗硕大梧桐树,三万年后,有一只孔雀,常徘徊于树下,周身皆为青色,奈何无法飞行,无法栖于梧桐树间,但每日不离不弃,人徘徊于树下。又过三万年,大荒山神诞生,欲伐梧桐神木泡制法器压制鬼族,却受到孔雀阻止,无奈只能叫孔雀斩杀,孔雀魂飞魄散的那一刻,三千梧桐树叶纷纷坠落,成为一棵枯树。无奈之下,大荒山圣请求神农氏,将孔雀魂魄送往轮回再生,神农氏完成孔雀夙愿,赐予它飞行能力,但是需要通过涅槃才能重生。孔雀经过九九八十一万年,终于获得实身,立即回到梧桐树身边,梧桐树见孔雀归来,瞬间重获新生,而孔雀获得飞行能力,终可栖于梧桐之上,大荒山圣为他重新取名为凤。
关于孔雀的典故最著名的是《锦屏射雀》。
故事是这样的:
北周武帝时期,窦毅觉得女儿才貌双全,不能轻易许给平庸之辈,得嫁一个真正的贤人。
于是他在门屏上画两个孔雀,表示谁能同时两箭射中两孔雀的眼睛就将女儿嫁给他。
很多公子都去射箭比武,可惜都不能如愿。
唐高祖李渊一箭射两目而娶得她。
这就是历史上,孔雀与帝王的成语故事。
大家都看过《西游记》,想必对其中的孔雀大明王比较了解。
据说在佛祖证道佛果的时候,被孔雀一口吞下了肚子。佛祖最后从其脊背破开而出,顺手把孔雀收服了之后,还把它带上了灵山,封其为“孔雀大明王菩萨”,尊其为佛母。这个可能就是因为佛祖不想坏了佛心的缘故吧。
在天地未开尚处于混沌之际,宇宙中有清浊二气,盘古开天之后一演化为大鹏,一为孔雀,孔雀于碧游宫学道,其五色神光无物不刷,后来封神之战中孔宣被佛祖所擒,受到感化随之成为了孔雀大明王,这就是第一只孔雀的典故。
大概是《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吧,通篇很长,最后一段是:“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这是高中的时候学的一篇文言文《孔雀东南飞》,是史上最长的一篇文言文。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司马相如《长门赋》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猿啸而长吟。
《山海经海内经》有孔鸟,郭璞注:孔雀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