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剧中的女性形象。一直以为,一部剧的品质可以由剧中女性形象塑造非常直接地看出来。《琅琊榜》中的女性形象是国产剧(尤其是古装宫廷剧)中少有的丰富和立体。霓凰舞能上战场,文能看清朝局,对林殊一往情深而有节制。夏冬机智机警,有情有义。静妃隐忍智慧,运筹帷幄简直像深宫里的将军。宫羽的小儿女之心动人,但绝不扰人。哪怕是最大的女反派秦般若,她心机算尽,是为了国族被灭之仇,这难道不是女版的梅长苏么!而且正是梅长苏之父领军剿灭滑族的,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本剧的价值观,并不因为主角光环而忽略价值观上的宽容。还有很多小角色,也都令人印象深刻。慈爱的太奶奶,赴死的隽娘,誉王妃,夏江的前妻(在牢里说的那一段太好了)等等。这些人有情感,有欲望,有性格,有选择,有能力,都是被当做人来写的。《甄嬛传》当然也塑造了很多个性女性,但看看她们争的事儿。我想起有人评价《傲骨贤妻》说,这部剧最大的看点是里面描述的世界,是一个依靠理智运转的世界。换成《琅琊榜》,大概是“情义”,推动剧情的动机,是不负情义。这更符合中国文化。当然有理想主义成分,或可看做升华。
言侯:“我不会帮着誉王去对付太子,我更不会帮着誉王去对付靖王。”梅长苏:“我话还没说完,侯爷怎么能断定我今天是来请你相帮的,是誉王呢?”言侯:“难道不是让我去帮着誉王对付靖。。。”(说完自己也愣住了)豫津:“苏兄来拜访父亲,难道是想要父亲帮助靖王么?”梅长苏:“侯爷可愿意?”言侯:“朝局混乱 、后宫凶险 、人心叵测、 陛下偏私,在此情形之下,靖王对誉王没有胜券。我安居府邸,好歹算是一个富贵闲人,你却让我卷入一场并没有胜券的争斗中。”梅长苏:“是”言侯:“当今的皇后是我胞妹,誉王是皇后的养子,你让我帮着靖王去对付誉王,于情理不合。”梅长苏:“确实如此”言侯:“不合情理又无胜券可言,先生何以提出如此要求呢?”梅长苏:“侯爷,您可愿意?”
言侯长久沉默道:“愿意。”
里面非常喜欢机智的高公公。开始他并没有明显表现护着靖王,还在猜测到底是好是坏。回头看第二遍的时候发现一个细节。当时我们景琰还只是个失宠的郡王。景琰巡防回宫跟皇上请安,皇上在里面跟太子和誉王聊着有的没的,没有搭理,太子接着说让他在外面侯着。时我们的高公公白了他一眼。图为公公怨愤的眼神。过后也是高公公主动提示皇上,靖王还在殿外候着呢。靖王这才被解救进来。包括后来打断萌大叔跟皇上请旨一事,高公公圆滑,但绝不势利,人家一直三观很正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