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打动我的场景是,李珥尤他因为和许弋打架被老师叫到办公室训话,训完话他们从办公室出来,巴拉过来关心小耳朵,尤他让巴拉离小耳朵远一点,
李珥对尤他说:“巴拉是我的朋友,巴拉是我的好朋友,你们谁也不能对她不客气。”这一句话感动了巴拉!也许这是巴拉第一次感到友谊的温暖。
尤他是个呆萌乖乖男,他对爱情的定义是总重他人的选择,只要对方快乐他可有不去追求。就那么默默的保护小耳朵,为她打架,为她抱不平。
上帝作证,李珥确实是个好姑娘。她暗恋许弋想过当坏孩子,却没把巴拉当情敌,两人却成了好朋友。李珥到上海上大学,遇到消沉沦落的高中时的梦中情人许弋,还是和高中时候一样,在他挨打的时候傻乎乎的奔过去替他挡,在知道他欠人钱的时候替他还。许弋却不知道珍惜,也许是因为一步错,母亲死,自甘堕落的缘故吧。
小耳朵暗恋过被暗恋过,张洋爱过被爱过,他们为爱傻过,恨过,怨过,这是他们的青春。他们成熟了,也找的了自己的真爱。我们的青春也是如此,傻过了,长大了。左耳电影里的青春年华,爱恨情仇,那些年发生在我们周边的青春纪念册。忽然觉得我有点像巴拉,表面上嘻嘻哈哈,什么都不在乎,内心都痛无人能知,无人能晓。哈哈大家别误会,我不是巴拉那样姿态去生活,只是脆弱的我装作坚强,只是为让爱我的家人开心,放心。
电影剧情非常的吸引我,感动我。它没有书中那些太重的东西,什么男婊子女婊子,让人接受不了的剧情。我只看到一群生活在不同环境中被情所伤的孩子。
亲情,友情,爱情。好孩子,坏孩子,由好变坏的孩子,有钱孩子,无钱孩子,痞子从良。小耳朵的纯,巴拉的真,张漾的桀骜不驯,许弋的阳光颓废,尤他的呆萌,黑人文的血腥,蒋姣的任性。在他们身上发生的酸甜苦辣。能看到我们青春的色彩和选择。五阿哥没让我失望。作为处女作而言,堪称良好。
2013年听说五阿哥要当导演,作品名叫左耳,我非常好奇左耳是一部什么样的书,于是我买了这本书。看完书觉得不错,便期待苏有朋导演的电影左耳!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初次做导演的五阿哥会不会把电影搞砸了?观众会不会接受这样一部电影故事?五月六号我看了《左耳》电影,觉得《左耳》电影确实是一部很好的作品。导演选角色选的也很好,电影的选角跟我对小说中的人物想象接近,这些孩子的青春不需要去刻意地去演,都灵,晓彤,她们就是青春最佳主角。实力派演员我想有些东西也未必能演的出来,比如清纯和纯真。看完《左耳》我想把它最好的,最感动的部分记录下来,却不知怎么表达,这是我第三次删微重写。我从来没有对一部电影评论这么认真的写过,这次我却想认认真真的写一下左耳观后感!不是因为五阿哥,是因为我真的被里左耳面的故事人物真的感动了。电影开场小耳朵看到许弋害羞转头,不小心摔倒,许弋宣誓迎战高考,小耳朵看着这样一位阳光少年好像更加喜欢他了。巴拉喜欢张漾,她为了他用各种方式去接近许弋,许弋的颓废从这一刻开始。
小耳朵和巴拉的友情。我能理解,她对巴拉的接近,那是因为她爱许弋,她很想看看他的女友究竟是怎样的女生。但这也妨碍她对巴拉的真诚。她对巴拉没有妒忌和恨,只是想学习一下,想成为另外一个巴拉。到了后来她学会和巴拉一样抽烟,当她点燃第一支烟她觉得自己没有办法成为巴拉,她将烟顺手扔掉了。因为和巴拉说的一样,她只能是那个乖宝宝。
黎吧啦。她以一种坏女生,放浪女人的姿态出现,连张漾黑人也这么以为。其实她是一个有底线善良的姑娘,在生活中用强者放浪掩饰着自己。她不在乎外人的眼光,只有她自己一个人知道。她对爱情的执着,为张漾去伤害许弋,都很符合她的作为。只有她懂张漾的痛,其实她也够有不理智的地方,她教育小耳朵,“男人就是车票,想走的远就得不停的换票。”还却说小耳朵“不要谈恋爱,男人每一个好东西。”但她自己却没有做到。她和张漾发生关系后流露出女孩最纯真的一面,她拿刷子洗床单上的血迹害羞了,她认为他们可以好好在一起。当她看到张漾说她是婊子那个视频她崩溃了,她没有自己之前说的那么洒脱。在那一刻爱对了是爱情,爱错了是青春,放浪的姑娘已不复存在。
只看到一个被情所伤的普通女孩。张漾确实想过带她走,但他们却敌不过一个误会,还没有解释就生死相隔。我当时在想如果巴拉没有死张漾会不会真的和巴拉离开,他是否真的舍得抛下那位富家小姐。当然这是个假想,也许他真的会和巴拉离开,过着幸福的生活。说到富家小姐蒋姣,她是一个任性娇生惯养的姑娘,她认为只要有钱什么都可以有。不尊重别人的自尊。我看到她看张漾手机,张漾不允许,当她说出“这手机是我给你买的”这句话时我心里感觉特别讨厌她。这样的事不是电影里才有的,现实中确实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