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儿哥应该会唱,太平歌词一板一眼,看似简单,其实很难,但比京韵、梅花要简单一些,谦儿哥的大鼓唱得不赖。只不过主流相声演员都不去学,愣把唱解释为唱歌、唱戏。因为旧时的相声艺人大都是文盲、半文盲,所以相声的段子、唱词主要是口传心授,得一对一的教,跟着师父薰出来。段子会了也不行,还得会说会唱,一个成功的相声演员不仅仅自己努力,得有相声的感觉,得老天爷赏饭,得有天分 ,得合观众眼缘、耳缘,缺一不可。
有趣的人,爱玩贪玩的人去了,像于谦这么会玩,能玩到于谦这个境界的人可不多见。他是什么都玩,都享受在其中。爱喝酒,一天可以赶八个场子;爱唱歌,歌手朋友不少,是北京摇滚协会的副会长;爱收藏,见了个喜欢的鸟笼子没钱买了都睡不好觉,不一定非要自己得着,只要在自己人手上知道它在哪就好;喜欢养动物,弄了个“天打雷劈宠物乐园”。能玩到这个份上的,怕也就是于谦了。
于谦的捧哏没什么可说的,就一个字,棒。主要还是和郭德纲搭档,和水平次点的,效果会差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捧哏的再棒,遇到一个不靠谱的逗哏,照样歇菜。道理是相通的,逗哏的再棒,碰到一个不靠谱的捧哏,也就够他喝一壶的了。郭德纲就适合逗哏,于谦就适合捧哏。于谦逗哏我很少看见,但我看过好几段郭德纲捧哏,我想如果他不是老师的话,逗哏的恐怕会跳起来抽他。
说起以前在某电视节目里看到的一段:师胜杰回忆当年侯宝林听他们几对年轻演员的表演,看完之后都是摇摇头、叹口气,说:不圆润。我想,这个“ 不圆润”。就是有“火气”了。搞收藏的似乎也常用这个词儿,好像是跟那种冒着贼光的瓷器叫有“火气”。如果拿京剧来讲,春晚上那些扯着脖子唱几句流水的就全是火气,再听听余叔岩,就知道什么叫圆润了。而谈到如今的相声演员,没有“火气”、堪称“圆润”的就更是凤毛麟角了。而于谦,我觉得,可算其中之一。我也觉得,这是于谦老师最可贵之处。
于老师是我见过的被动运营人设最成功的明星,没有之一。自己从来不提,但是全国人民都知道。自己一直在反对贴标签,绝对不主动营业,但是人设从来不崩不塌,而且每年都能添加一个新的当萌点。不知道现在那些绞尽脑汁发通稿,上头条的明星会不会羡慕嫉妒恨死谦儿哥这该死的人设国民度。能认可于老师的人设很大程度上也确实是本职工作相当出色,相声捧得好,不用靠同行衬托。
表演很有功力,以前看过一个电视剧叫《九九归一》,于谦在里面演一个小人物包小三,人物表现的入木三分,十几年过去了还是历历在目。举这个例子就是说于谦是真的很会表演,所以他捧哏的时候带人角色就很自然不做作,很入戏,这也是他独到的地方。很多相声演员说相声很好,功力很深,但是一演电影就还是相声演员的代入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