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dovico Einaudi。先说喜爱的理由吧。他的钢琴曲给人一种传统的优雅感受,古典是第一印象。节奏分明,调子给感到人静谧、安祥又带些黯淡、忧伤,但是,古典并不是我所推崇的Einaudi,他的在New Age上的表现张力才是真正的灵魂所在,那份澎湃那份激昂是难能可贵的,而与小提琴的合奏更是让我听出了清新与活力。曲终音未断,余音绕梁,久久无法释怀。再说说旁人的故事吧。我的室友以及妈妈在我外放他的曲子之时总要我赶快关闭,他们给的理由是曲子太忧伤甚至悲伤,特别难受。而我一开始非常愤怒,这哪里难受了,明明是享受。而后我平静下来,发现他的旋律一直在重复,这时我才顿时开窍,噢,原来是因为这样…然后是我的故事。我最初触碰到Einaudi是在网易云音乐上的相似歌手里找到了他,且听一首便被深深吸引无法自拔(看到好多喜欢他的人都这样 ),而后便创建了一张歌单,收录他所有歌曲,并开始筛选,最终精选出七十来首,然后开始了不断的循环…再然后我在B站上偶然看到了一部电影名。《Intouchable》(无法触碰),顺便安利一下这部电影,特别好看。让我欣喜若狂的是在电影的第一个旋律响起之时我就觉得在哪儿听过,一分钟后,诶,这不是Einaudi的作曲么,简直炒鸡棒!于是这部电影我一共看了4遍,当然不仅仅是因为配乐的关系,更是电影情节、人物刻画等等,再次安利。
Grigory·Lipmanovich·Sokolov。索科洛夫是俄罗斯学派培养出的大师,但他不是俄罗斯派,索洛科夫就是索洛科夫,天才,严谨的技术,高超无比的十指神技弹奏,超出极限的无限音色,稳重而狂野索洛科夫不善于经营自己的事业,所以并不是那么有名,但是,诸位不妨听听他严谨的技术,不铺张,却有一股钢琴曲与生俱来的强大感。Horowitz 任何作品都可以诠释成霍氏味道,只有他那样处理你觉得是对的,别人都做不到,模仿不来,因为功夫不够。Schiff 之前都是听他的唱片,Bach诠释的完美有人味,其他版本都多少有瑕疵或者冷漠。直到他11年来帝都演出,下半场的贝多芬110刚发出声音我就落泪了,声音从后脑勺后脊背嗡~的灌进头腔,仿佛听到上帝的声音。从此成为媳妇脑残粉~~
阿劳:阿劳演奏的肖邦夜曲和前奏曲是我心中绝对的No.1,尤其是前奏曲,让别的版本在我心中暗淡无光,第一次听到他弹的第七号前奏曲的时候,我直接愣在那里半天回不过神来,在我听过的唱片里能让我有这种天下无双的感觉的只有李帕第弹的肖邦圆舞曲了。阿劳演奏的舒伯特也是一绝。我见到有烧友说他的舒伯特比里赫特的还棒,这么招仇恨的话我是不敢说,但是我确实要喜欢阿劳的多些。总之,喜欢阿劳就是喜欢他那种粘滞和厚重的感觉,但这未必适合所有的作品,比如他弹的肖邦练习曲我就不喜欢。另外,他录的一套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全集我也很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