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上为什么。上高中的时候,没啥时间听歌,喜欢的都是耳熟能详的,也说不上是不是真的喜欢,反正大家听什么,我就听什么。要说最喜欢的,该是后街男孩,林肯公园吧,听了很多他们的歌。上大学的时候,基本听的都是流行乐。火星哥、贾婷婷、黄老板、姆爷,女歌手,估计就只有蕾哈娜了,没有问什么,就因为她经常跟姆爷合作。后来工作了,不知道为啥就喜欢上了民谣。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是赵雷的《成都》,带入了坑。2015年,刚到成都上班,发现了这首歌,还只有演唱会的现场版,没有专辑版。在电子科大开演唱会,不知道当事时为啥没去。后来赵雷上了《我是歌手》,火了,感觉当年没去演唱会现场亏了一个亿。在后来喜欢的民谣歌手就多了,李志、宋冬野、万晓利等等一大堆。至于为啥喜欢,我想,是词吧。感觉说出了很多心声,或者写的很文艺,就是喜欢这种风格,很真诚,少了很多烟火气。后来,又不仅仅只限于民谣了。发现好的音乐实在太多了,只是我还没有发现。发现好的音乐,总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现在最喜欢的歌手大概就是李志和莱昂纳多·科恩了。极其的耐听!
在早些年我接触的歌曲类型少,内心也比较活泼,民谣也就听的少,有听的大概也就只有《茉莉花》之类的吧。后来慢慢开始喜欢民谣是在复读那会,那时候我已经到天天都会听一些歌曲,不过都是比较偏门(那是不是特别喜欢大众流行的音乐),然后认识了一起复读一个同学,他也是很喜欢各类曲目,还是个穷系耳机发烧友,他多次给我安利网易云。然后就开始了超多歌曲轰炸耳朵的历程,原先纯音乐、纯乐器、再小语种、交响乐、电音、串串(不一样的歌串一起没有违和感的)等等。这时候已经有在听民谣了,只是还没有到很喜欢的程度,在多个歌一起播放的时候,其他歌都是听着调过耳,而播放到民谣的时候总是太安静的只有人声,不知不觉就听到心里去了。听歌曲的时间越长越多,民谣就越显独特。这种感觉就好像一个人经历了越来越多之后,会喜欢安静和稳定。我喜欢民谣,我喜欢它那安静的人声,听起来就像是在倾听;我喜欢歌者诉说的故事,那也许一类人生活的写照; 我喜欢条件不优但是实力高的歌者,在实力面前可能清唱就够了。
我就单纯的想跟人家不一样而已,我这个人很喜欢尝试那种刚刚流行起来的文化,当他开始烂大街时,我就会换另外一种东西。前段时间喜欢电音。当街上买衣服都在放的时候我又不想听了,最近又着迷古风的民谣。感觉用古风古色的诗词填词的民谣才应该是中国风的流行歌曲。
十四年前,喜欢上了一个现在看起来很low的组合,水木年华。之后开始听万晓利,钟立风,李健,一直到现在的程璧和赵雷。水木年华早就不喜欢了,但是听民谣的习惯留了下来。可能喜欢音乐比喜欢人,要长久。
多年之前,雷子还没火,偶然间听到了他的南方姑娘,从此我变成为了赵雷的铁粉。因为雷子,我开始接触更多的民谣。我觉得很多喜欢民谣的人,是听到了歌中的另一个自己,民谣的内容和感情符合了你当时的一种心境。
喜欢的并不是民谣二字,而是喜欢某些歌。不是因为了解民谣,而是无意听了几首喜欢的歌或者偶然了解几个喜欢的歌手,发现它们有有共性,属于民谣,于是就喜欢上了这类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