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的生活 La Dolce Vita (1960) 费里尼,费里尼导演的很多电影服装都是棒棒哒,对于呆立人有好穿品的印象就是从他的电影开始的。费里尼总能给人一种意大利人可性感可优雅的感觉。服装是电影人物构建的主要元素,这部电影里更是把这个工具运用得玲离尽致。男主作为一个能勾搭女明星的报社记者,除了那张没得挑的脸,服装也真的跟得上他脸的级别,西装配墨镜,仅限男性魅力。女主则是完美演绎了「女子怎么穿得优雅」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 过了很久很久之后还能记得她穿着抹胸裙跳进喷泉和男主拥吻的场景。
《玛戈王后》,法国影坛的宫闱巨制,改编自大仲马的文学名著。犹如一幅精美凝重的油画,浮呈出1572年的法国,在华丽的血腥、权势的阴谋中触摸人性的张扬,在宏大的真实、喧嚣的阐述中渗透爱情的狂野。剧中女性服装大都是袒胸低领,铺出女人特有的性感曲线。这与16世纪中期法国的服饰潮流及审美趋向是一致的,也非常符合影片中人物的性格与角色定位,而且和电影的氛围融合得天衣无缝,使服装的表意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
《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如果说玛戈稍显“差钱”,那这部就是绝对的“烧钱”。伊丽莎白一世在位的45年间,英国走向世界霸主,经济繁荣昌盛,文学璀璨辉煌,军事欧洲无敌,被称为英国的“黄金年代”。电影不惜笔墨的重现了英国宫廷的奢华与皇室的威严,阴冷华丽的色彩,轻易就将人们带入那个年代。 (《伊丽莎白》第一部服装也很好,只不过片子有些老,我没看,看剧照服装水准很高,感兴趣的可以看)。
《狂热郁金香》历史背景是1630年的荷兰,当时一支郁金香球茎的价钱相当于普通人一年收入的10倍之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金融泡沫——“郁金香泡沫”。关键是,1630年正是影视剧中很少涉及到的文艺复兴末至巴洛克初这个服装史上非常神奇的转型阶段,影片服装也非常给力,及其考究精致的重现了当时的服饰,若论起服饰的年代感和珍惜度,这部片绝对榜上有名。
赎罪Atonement,剧中年代:1930s,只看一条绿裙子就已经完全够了, 奢华的材质、完美的剪裁以及看完电影看到绿裙子会联想起的场景。哈哈。被誉为最美的裙子之一,是由英国服装设计师杰奎琳·杜兰设计的,这位设计师还为电影傲慢与偏见设计过服装。
后窗Rear Window (1954)对对对,就是那个H记著名的Kelly包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在希区柯克1954年的悬疑电影《后窗》里出现的正是这位王妃本尊啊,虽然脸已经美到一定境界了,衣服也可圈可点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