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是应该的。光是舞台执行的水平就限制了大学生剧团的整体演出水平。换场不黑灯,一堆黑衣人就冲上来,地上也不做地标,道具摆来摆去,半天也搞不完,演员都上来了道具组还没下去。试想,一部剧发展到了关键情节,观众们翘首以盼下一幕,结果你换个场折腾半天让所有人都出戏了,普通观众一般不会关注这么专业细节的东西,但是戏剧的任务是造梦,不要让你辛辛苦苦排练创作出来的梦被细节毁掉。
当然应该啊,我们表演老师现在就开始培养我们注意细节的意识,小到排练室上下场口是否平行,只有所有注意细节的行为培养成习惯,当进入剧场,才能井井有条的准备一场完美的演出。话剧是遗憾的艺术,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力减少每一次遗憾。每一个细节都直接影响着观剧体验,气氛从观众席回执,反给台上的演员。
事实上,舞台上的大道具不需要做得太精细,但是音响、灯光、演员的表演,每一个都是细致活。灯光音响按照秒、毫秒在对Cue点,错cue事故就会让整个剧看上去漫不经心。而且很多观众坐在第一排的话,舞台上发生的一切都特别清楚。
我个人觉得,不管是话剧还是电影电视,都是历史大背景下的故事,本身就是属于历史的细节。其次话剧是舞台剧,整场细节性的表现是演员自身艺术修养的一种提现,也是整场艺术的完美呈现的一种艺术形式。
其实我感觉问出这个问题的原因是,觉得舞台很大,观众距离很远,而且没有影像记录,如果失误或者穿帮不像是电影会被拉片。只能说很多制作人也这么想的,觉得因为是舞台就可以在道具上简略一些。
如果话剧演员不重视细节,那舞台上就只有一类类脸谱化的角色,而不是一个个鲜活而不同的人物。相信这一出戏有着重要的意义,很多时候观众出戏真的只是因为看到了舞台上一点点的不真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