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于网上,书刊等看到对于河豚鱼食用的各种说法.已报道,本人曾于酒店烹调过河豚鱼几年,对河豚鱼的食用制作及它的毒性有种新的看法,望各界朋友参考,批评,指正.
> > 食用的河豚鱼如处理不当,确实可毒死人,经常有报道,但为什么那么人吃呢?好奇成份固然有,但那生命去尝试就不一般了,因为如果河豚鱼经过名师精制,味道确实鲜美无比而且营养丰富,但要视专业厨师的精制水平了,本人烹调河豚鱼几年的经验如下: > > (1)首先食用的河豚鱼最好用江苏,浙江一带人工养殖的河豚鱼,不但毒性较低,而且个头肥美.且一定需要活鱼,死的河豚鱼不但很难处理毒性,因河豚鱼的毒素主要在眼,血,卵巢,肝脏等部位,鱼肉无毒,但鱼死了,肉质被污染,而且鲜味已变.
> > (2)杀鱼时最重要,先放盆清水,还对着水龙头不停放水,把河豚鱼放于盘中,用剪刀先剪去鱼眼,再剪鱼的两边鱼翅.然后用剪刀剪开鱼肚(此时一边操作,鱼血不停流,不停放自来水)刮干净鱼的内脏,近鱼尾处有条横骨需剪掉,再翻起鱼皮在鱼背上,处去鱼皮脂肪,排干净血水,现出雪白的鱼身.把完成的河豚鱼再于清水中漂二十分钟以上(不停放自来水)即完成第一步操作.河豚鱼的肝,亦可食用,但需漂水(不停放自来水)三小时以上,漂干净河豚毒素才可以食用.有点泥腥味.煎蛋亦可.
(3)烹调(河豚刺身,鲍汁扒河豚,白汁河豚)
> > 在此界绍多数厨师制作的白汁河豚> > 用姜葱起锅,放金星牌玫瑰露酒少许,再放先用瘦肉,老鸡等煲好的上汤一起煲滚,倒入沙锅中改文火,放入处理好的河豚鱼慢火煲半小时左右,然后收汁到汤汁有少许胶性,调味即成,肉质爽滑,汤汁浓白鲜美可以上等浓汤翅比美.
> > (附)本人烹调时经过多次试验,碰制好的河豚鱼可以用变色验证法检验河豚是否存在毒素(一位专业医师提供)烹制好的河豚鱼用此方法抽取汤汁样本检验,如有特殊反应的即证明此烹制的河豚有毒素存在,不能食用,如无特殊反应的(可于食客面前检验)即证明此烹制河豚鱼可方心食用,经过多次尝试,百试不差,本人非专业医师,不懂一些专业饿数据,不知此方法可否通过有关部门认可,以发展鲜味无比的河豚美食?望能与各位交流.
河鲀毒素有镇静、局麻、解痉等功效,能降血压、抗心律失常、缓解痉挛。作为镇痛药可取代吗啡、阿托品等;作为麻醉药品,其麻醉强度为普鲁卡因的3000多倍,其效果比常用麻醉药可卡因强16万倍。它对皮肤痒、痒疹、疥疹、皮肤炎、气喘、百日咳、胃痉挛、破伤风痉挛、遗尿、阳痿等疾病,也均有显著疗效。在国际市场上1克河鲀(俗称河豚鱼)毒素价值17万美元,是黄金价格的1万倍。
另外,除鲀毒素外,利用它的皮肤提炼的止血粉,对大出血亦有特效。用鱼籽同蜈蚣烧焦研末,调麻油后可搽治疥癣虫疮;用卵或肝焙干研末,调和麻油,外涂患处能治疮疖、无名肿毒、颈淋巴结核、乳腺癌。若被刺毒鱼类刺伤,可用它的鱼血外涂患处。在医药工业上,常利用它的精巢提炼鱼精蛋白、精氨酸和鱼素;它的卵巢、血液、内脏等,可提炼河鲀毒素;肝可提制甘油;胆可提制牛磺酸;皮可制成胶片。
河鲀毒素所在部分和季节上的变化河鲀毒素所在部位为鱼体内脏。其包括:肝脏、生殖腺、肝脏、肠胃及血液等部位,其含毒量的大小,又因不同养殖环境及季节上变化而有差别,按长江河鲀和人工养殖河鲀的实例证明,各器官毒性比较如下:卵巢→脾脏→肝脏→血筋→眼睛→鳃耙→皮→精巢→肌肉。养殖河鲀(2龄以上)其器官毒性比较与野生河鲀一致,但含毒素量较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