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插曲《let it go》,在她施展魔力弄得冰雪城堡,各种冰雕时奏起,也让我们看到她有多想释放这积攒多年的内伤,她多想轻松地活着,多想不被外人视为怪物,多想能控制魔力不伤害到他人,多想只想好好地活着,与凡人一样,多想活出自己的样子。有很多内心的东西,实实在在的场景里,无法达到淋漓尽致的效果,也只有动画才更揪住观众的心,更让我们清醒的认识,或许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人群,在面对他们时,只有爱和理解才能把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冰封的冷漠破解,我们更需要像一首歌《相亲相爱一家人》,更需要去宽容和谅解他们被迫的错。
从最开始的王子一见钟情,到与麋鹿侠的相互误会到帮助,共同经历困难危险,在意对方胜过自己。麋鹿侠的定位,也不是另外一个国家的王子,连骑士都不是,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有自己的朋友,家人,工作,会受到外在环境影响收入,自己的挣钱工具损坏了,也会恼怒,但内心总归是善良的。这样更有意义,要知道,一个国家只有一个王子,也并不是每个王子都是好人。普通人,也能爱你,保护你,为你劈荆斩棘,为救你性命放手。公主也发现,在相处过程中爱上了麋鹿侠,爱情的力量让她支撑走出城堡,寻找他。最后,她看见姐姐(家人)有危险,选择去救姐姐。
电影中的剧情经过大刀阔斧的修改以后,增加了一个王子,这个王子在剧情中虽然是个反派,但那段《Love is an open door》唱的可是真爱啊,所以在去童话化的故事模型框架中,王子、女王、驯鹿男,其实都是一个人,他们都是女孩的男友的不同心理构成。我在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曾经一直以为编剧会安排安娜和克斯托夫作为情侣,可是当看到最后才发现,克斯托夫对冰的热爱其实是个暗喻,妹子的三个情感选择,压根就是三位一体的。
《冰雪奇缘》的绝大部分奇幻场景,来自姐姐Elsa的冰系魔法。姐姐并不是主角,出场时间并不多,但每一次出场,伴随着飞舞的雪花,都能给观众留下无比深刻的印象。因为姐姐的冰雪并不简简单单只是魔法师的法术,它们还是姐姐的心。痛快时,它们是大片几何体组成气势豪迈的宏伟建筑;焦虑时,它们扭曲挣扎,如荆棘般狰狞;开心时,它们柔和闪亮,装饰着城堡的每一处;伤心时,它们先是狂暴地呼啸,最后在空中静止,仿佛也为姐姐悲痛欲绝。
女王逃到大雪山,接受了自身的个性,并且在当时的环境里,并不会伤害到其他人,可是她仍然是孤独的,恐惧的,无法控制自己的,最后妹妹的宽容,信任,义无反顾地保护,让这一切得到了消解,让她最终明白,“爱”才能让一切变得温暖,才能让自己解放。而自身的与众不同,并不是邪恶的变态的,只要认可自己,善加运用,也是能为大家带来快乐和幸福的(滑冰场,雪宝的云)。
迪士尼的公主片和音乐片和公主音乐片永远都不会过时,应该总有像我这样的脑残粉,不管到多大,也愿意会有时候把热情寄托给猜得到结尾的电影,寄托给美丽坚强的公主,想象我就是她,唱着Let it go,Let it go,镜头从我脚下徐徐升起,然后一个仰角,顺着歌声的高潮,顺着展开的双臂,世界绽放出一片华丽。那时候我总会像小孩子一样开心满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