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间放下手机,离开电脑上的游戏,用你看电视剧或者打网游的时间,陪妈妈做一会家务,话话家常,多问问妈妈茶米油盐酱醋茶的琐碎小事,听听她每天的生活,做一个很好的提问者和倾听者。
帮妈妈培养几个兴趣爱好。人老了之后,有点喜欢的事情做,和没有喜欢的事情做完全是两种精神状态,没有很多时间陪在母亲身边,就帮助妈妈养成良好的打发时间的习惯。看看小说,看看电视剧,总能增长一些知识,天气好的时候,去跳跳广场舞,晨练,散步。
从小和外婆一起住,一个月大概见父母一次左右,初中完全一个人住,高中大学住宿,家境比周围人大多要好一些。和父母关系不知道怎么形容,只能说不坏吧。家里人对自己的关心是有感觉的。可是问题在于我不知道怎么和他们相处,我知道说一些亲密的话他们会更开心,可是我就是说不出口。觉得太肉麻,小时候明明很想念父母但是说是回家看望家里的狗狗的,这件事一直被父母拿出来说我不孝顺怎么的。他们做事的方式我也不敢认同,硬要我接受他们的意见。我本来想去外地读书,可是他们竭力反对,但是我后来虽然按自己想法报了可是没考上,于是就留在本地,他们就很开心说跟着爸妈才好之类的,你看你多幸福不像姐姐多可怜(姐姐考去了外省),可是我一点都不开心。
我妈妈也是比较传统的女性,一辈子没有出去过,她不懂什么娱乐八卦和国际新闻,有时间的时候我就经常挑着有意思的讲给她听,随便讲的一个故事,就是她在外面好几次谈话的傲人谈资。
回家给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或许我们不习惯对妈妈说,我想你,很多人见了面也不会用亲吻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可是还是给妈妈一个大大的熊抱,可能她不是很习惯,慢慢多抱几次就习惯了,人的一生很多幸福和快乐怎么能被不好意思夺走。
每次一点点把自己的思考、行为展现在妈妈面前,最好有别人的评价,比如参加的活动,业余爱好,甚至买衣服审美(不知道题主的年龄,我是大学生,那么我会和妈妈分享的就是我的大学趣事,社团活动,发表的文章,手作等等),这样让妈妈了解自己,会为更深交流打下比较好的基础。我认为有些事情如果不是特别难以忍受,就不要叫妈妈改。有些,比如健康习惯之类的,就和妈妈絮叨絮叨,实在不行就正经和妈妈谈,讲清楚是因为爱妈妈才会去保护妈妈改变妈妈不那么好的习惯。在表达自己的时候也要表达妈妈的理解对自己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