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是一种很特殊的艺术形式,尤其是剧场里说相声。电视上说相声基本上都是固定模式,很少遇见特殊情况。在剧场里说相声,什么情况都可能遇见,什么样的观众都能遇见,这就要演员的机智和经验了。相声在内容上和表演形式上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些年看德云社的演出,台上台下的互动很多,这对演员在业务上,素质上,经验上和临场发挥上都有很高的要求。这样的场合,这样的相声临场发挥的东西会多一点。
在剧场听过几次德云社的相声,演员在开始的时候会台上台下互动,但真正入活了临场发挥就不多了,如果临场发挥过多,演员有时会失去主题,越跑越远,特别是年轻演员,而且我感觉一些所谓的临场发挥也是事先设计好的,随着演出经验的不断丰富,临场发挥会稍微多一些,另外,对捧哏演员要求精力集中,看到逗哏演员发挥过多时,及时将话题拉回正活,总之,临场发挥考验的是相声演员的功底和经验。
临场发挥肯定有,而且几乎每场活都有不同程度的现挂。有些是演员灵光一现,有些则是根据观众的反应,临时决定一个包袱怎样翻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至于一场只有三成准纲的活,那七成真算不上现挂,信口开河而已。《扒马褂》确实是腻缝的被挤兑到嘴里快没人话了,这种效果是活本身就这么设计的~但如果能感觉出逗哏和捧哏故意整腻缝的,只能说这块活他们使得不对甚至不会使…
相声现在这幅德行,就是因为门槛太低了,仿佛有嘴就能说。实则不然,相声是很严谨的喜剧艺术。就算是西方脱口秀您以为他们就没有准稿子吗?后面有智囊团给写文本呢!这东西高级就在于,内容是反复打磨的,说出来却如同第一次从嘴里说出来一样自然。有时按剧情挤兑得逗哏的胡说八道,其实那胡说八道都是精心设计过的。
相声里的临场发挥是叫做‘现挂’,出现的多少不好统计。不过同一个捧逗组合的同一段相声听多了之后觉得:演员根据演出的环境会有一定的修改,那基本上都是演出前设计好的。现挂的出现大多是和观众互动,因为演员口误出现的现挂几乎是没有的。
肯定很多啊,你要根据现场群众风格调整自己的风格,同样一句话,有的人会笑就是包袱,有的不笑你就调整方式让他笑。但是这种临场发挥的情况大多出现在小剧场里,电视相声是不会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