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因为最近接受的信息量有点大,可能因为看了纪录片人类消失后的世界后对自然产生了敬畏,蓦然想淋一场雨。江安河畔,独身聆听了两刻钟的雨声。对自然的敬畏。犹记得纪录片里人类消失数百年后人类所谓的辉煌和留下的痕迹荡然无存。大自然依旧欣欣向荣。“There was life before people,there will be life after people.”如何叫我不对这眼前的雨点敬畏。人类的意志终究无法驾驭自然,何况是孑然一身,未免太过卑微。恐惧。下午国际商法考试沉思中,抬头惊觉窗外雨点正密,雨声就吞噬那颗安定的心。 没带伞,要怎么回去呢? 可当我们恐惧之时,我们究竟在恐惧什么?我想恐惧的不是雨和淋雨本身,而是雨点打湿衣裳鞋包后的不安和不适。恐惧身体无法抵御寒冷,恐惧身外之物被雨水浸湿。于是我换上了拖鞋和待洗的衣裳,于是我卸下身外之物,于是我卸下了恐惧。大雨倾盆,立于空荡宽广的马路,闪电划过的那一瞬,“劈死我也就认了”,毫无恐惧。 那是否也有勇气面对其他恐惧?
短袖被淋湿之前,除了触觉之外身体对雨的反应是不敏感的。直至发觉上衣略微沉重,紧紧地贴住每一寸肌肤,跳动的心脏可以很明显地察觉到胸膛外的温度。一个哆嗦,两个哆嗦,才抿一抿嘴唇,抹一把脸,用五指摩挲发根让雨水散去。直至躯壳失去了暖意,才萌生要归去的念头。那种寒意,又是一种人类对自然的敬畏。释放。雨点密了起来,从滴滴答答到哗啦哗啦。视线模糊着,肌体却分明能感受到雨点更有力的撞击。昏暗的黄色路灯看起来似乎压得更低了。张开双臂,闭上双眼,虔诚地感受,虔诚地敬畏。你知道吗,雨点是会洗刷灵魂的。所有冗杂的想法,佛曰贪 嗔 痴 恨的执念,都融化在雨点里。可以开始体会虔诚的信徒,可以触及圣人纯净的内心。“保持心灵的圣洁。仿佛从宇宙间借来一块黄金,最终都要原物奉还。”可以更好地理解这句话,内心终究是平静了下来。
在我个人认为淋雨是件很快感的事情,会让人全身都凉到清醒,一切悲伤的,快乐的,都会因为有雨而增加更多的情感色彩,我个人就很喜欢那种倾盆大雨,因为我觉得那样的感觉很洒脱,很痛快。
当初唯一一次淋雨一直走是刚下班的时候,当时在工作上有失误,结果只能加班加点的一直干到整间办公室都没有同事在了。回家的路上一时想不开觉得自己怎么可以这么失败就在雨中一直走了。
如果不是遇到了什么事,谁会在大雨里淋着路走呢,内心无法宣泄出来的东西,只能靠着老天的帮忙宣泄一下了,毕竟不能伤害别人,但可以伤害自己呀。
淋雨,却是带了伞出来的。“他是个傻瓜吧,带着好好的伞还不撑”,路人讶异地经过,然后就会说这句话,我在感受大自然不想呀,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