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爱人》,故事围绕一场渐渐不幸福的婚姻展开。画面开始,男主向妹妹抱怨着自己的婚姻越来越枯燥乏味,全然看不见希望。而就在此时他接到了电话,妻子失踪了,回到家后发现屋子里一片狼藉,随即报了警。来到现场的警察发现种种迹象表明,丈夫是最有嫌疑的人,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他一步一步找寻线索,却发现事情不是那么的简单,他不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那个本来最亲近的人监视着。影片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完全是悬疑片的节奏,而故事进展到中间画风突变,配乐也恰到好处,这并不只是一场失踪案那么简单,而是来自于妻子精心策划的报复,两个人一明一暗的较量由此展开。
一部我认为被大大低估的作品——《启示》。故事讲的是一个玛雅青年被另一个部落俘虏后想方设法回家的故事。我们现在经常强调原始文化的朴实无华,却常常忽略背后的一个非常残忍的真相:越是原始的社会越野蛮越不把人当人。这是一部改变我整个历史观的电影。虽然我读过更多历史书上都有说祭祀奴隶多少人,可真的在镜头里把这些人畜展示在眼前还是会被震撼到。因为我们知道这些被杀掉的人是人,可杀他们的并不这么觉得。这才是原始社会最细思极恐的点。在梅尔吉普森的镜头下,不仅表现出了新大陆时代前的玛雅文明,美洲的雨林美景,还有玛雅的残暴。
推荐一部来自西班牙的影片《看不见的客人》,男主身陷命案为了不受法律制裁,寻找律师帮助他编造出完美的谎言。为此他们通过不断地推理,挖掘出证词中那些不合理的细节,再通过不停地推翻重组,让整个谎言愈发地完美,律师也慢慢得到了男主的信任。剧情的反转像坐了一次又一次的过山车,每次你觉得接近了真相,都是背道而驰,但丝毫不显得突兀,每一次的反转都合情合理不接受反驳。人物在施暴者和受害者之间随意地切换,直到最后水露石出。
今年去世的贝托鲁奇作品《末代皇帝》。故事说的就是溥仪的前半生。故事改编自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很多人说,这是被强压下写的宣传材料。这么说的人怕是没有读过这本书以及不了解中国历任末代皇帝的下场,我读过也有所了解。但最了解末代皇帝下场的人恐怕就是溥仪,事关生死存亡。他怕,是真的怕,他的人生一直在恐惧中。整个《我的前半生》总结成一个字:怕。所以确定自己不会死了,一切尘埃落定的畅快是我们这些人不会懂的。
时代之战的《七武士》。七个武士为了生活做了一个村子的保镖,和山贼对抗,最后率领着农民取得胜利。故事最精彩的不仅仅是体现农民的善和恶,而是武士没落时的挣扎。武士他们对抗的不是土匪,而是新时代对他们的淘汰和旧时代里自己种的恶果。这也是我最喜欢的黑泽明电影。黑泽明讲故事的手法很西式,但故事内核是再东方不过。一切果来自一切因。赢了,却输了。赢了所谓的结果,输了做武士的初心,真正赢了的是农民。
卓别林的天才在《大独裁者》里尽显无遗。很多人认为他的《摩登时代》更佳,但我更推荐这一部。故事很简单,有点王子和乞儿的意味。一个小裁缝阴差阳错成了独裁者。电影里充分体现了卓别林和其它喜剧大师最大的不一样:他是勇者!笑天下可笑之事是需要勇气的。对战争最大的讽刺就是战争本身就是荒诞,热爱战争的人更是荒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