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天空。根据1957年美国一个矿井小镇几个高中生在艰苦环境下为参加科技展发明火箭,他们炸坏了院子栅栏,经过无数的失败,最终获得科展冠军及大学奖学金。该片改编自美国太空总署科学家Homer Hickman的自传故事,叙述他一生不屈不挠的研究精神,和与科学为伍的传奇之路。我还是高中时在舍友的推荐下看的,至今仍值得回味的美国青春励志片,片尾给出了几位主人公成年后的成就,都成了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当时看了挺热血沸腾的。
《壁花少年》根据导演Stephen Chbosky的半自传小说改编,讲述的是一名性格内向的青少年,剖析青春期男孩在性、毒品和生命价值等方面的困惑,并涉及同性恋话题的故事。之前看影评,有人在放映结束时问导演主人公现在过得如何,导演回答那个曾经内向阴郁的少年如今已在匹兹堡结婚生子,并把自己的故事改编成电影呈现给大家,台下一片掌声。
《钢琴家》(The Pianist),回忆录与电影都看过,还原度很高(甚至高于回忆录本身,出于政治因素书中被迫把德国军官国籍改成奥地利,彼时政治上认为德国都是恶魔不会有天使)。里面瘦如狗的角色都是演员为了还原历史让自己饿的。肖邦全部曲目均由主演Andrien Brody亲自弹奏。
《国王的演讲》。《美丽心灵》。我对事件类优秀改编的电影并无很大感觉,因为如果事件本身就足够有戏剧冲突和吸引力,那么拍部纪录片就好。但是对于个人的故事,尤其是改变人们思维惯性的个人故事,或者是种种浮云遮蔽之下不为人知的真实奋争和感动,才最有力量。
很多吧……不过最先想到的是《房间》,小男孩在翻斗车里第一次看到外面的景色时的眼神太难忘了。蓝天白云绿叶清风,他惊讶好奇又有些紧张困惑,过了好一会儿才想起妈妈的话“要逃跑,要报警”。
由罗素·克劳以及詹妮弗·康纳利主演的《美丽心灵》,讲的是博弈论创始人,研究出“纳什均衡”博弈理论的John Nash的故事,看过很久了,至今令我记忆犹新,印象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