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的不同主要还是在音乐上。多年以前,当我刚刚开始接触音乐制作的时候,和一位师兄上完课回家。走在路上街边放着音乐,我师兄吐槽说:“哎学了这行之后听到什么音乐就忍不住要去分析它的调性和声曲式配器等等,俨然成为了一种职业病。”当时的我还不以为然,不过现在实在是体会很深。
音乐人感受世界的内在动力是——心,《乐记》有一句话“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意思就是说音乐的产生是从心里面焕发出来的冲动和愿望,心是从什么来呢?是由物所生,心之所动,也就是说你的每一个音符,包括你唱的每一句歌词,其实都是你真实的感受。
最典型的就是她们对音乐特别敏感,我会不自觉的拆房子的结构,而认识的做音乐的人几乎无时无刻都在把完整的音乐拆成各种各样的音乐元素,拆解旋律,拆解配器,拆解编曲……从事音乐推广之类的人甚至会习惯性的开始拆解音乐之内的流行元素以判定其市场推广的路线和难度。
从事音乐表达的人在感受世界的时候是更加敏感的
音乐人可能并不希望总是做一个沉默地旁观者,我们更愿意用自己的方式表达。音乐给我们提供这样的一个机会,让我们可以用音乐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声音,音乐能够让我们的生活变的具体并有据可查
在我看来,音乐对于学了的人来说,可能比只是欣赏的人来说更少些神秘感。举个例子,放了一段Greogirian Chant形容,不懂术语的朋友就会纷纷用“空灵”,“神圣”,“流动”来形容。
从事音乐工作的人,他从事的一种音乐工作是跟人的情感完全有关的东西,其实音乐就是完全的情感,所以音乐人的这种情感感,跟他的情绪,跟他的这种抽象思考会比较敏锐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