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中餐厅》被赵薇的情商,深深的折服了。不得不佩服,她与人交流的方式真的是大师级别的当时,王俊凯做好了菜,拿来让赵薇试菜。她尝了一口,想了想,笑着说“这个味道很好,做的不错”如果在多加点盐就更好吃了”。多么完美的回答啊,在赞美的同时又说出了缺点,这也许就是语言的没魅力。有时候只是因为表达方式的不恰当,足以把一个人的好意变成恶意。尝试着用委婉的,更容易让人接受的词汇去表达。
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时,都不要过度。还记得以前在家的时候,每次出门妈妈都要千叮咛万嘱咐,别忘了这个别忘了那个,不要做这不要做那。明明知道妈妈是在关心我,可是自己却觉得很麻烦,现在想起来真是很惭愧。这恰恰证明了,掌握度的重要性。过度只会给对方徒增烦恼和压力,这也是许多明明是好心却得不到理解的一个重要原因。恰当的做法才不会导致错误的结果。
我们要明白,人与人的交流、交往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不要降低自己的身份,去迎合任何人。这样做不但不会得到别人的认同,长久以来会让你的付出变得廉价。你对别人的好,也只会被当做讨好祈求,甚至给人带去压力、令人厌恶。摆正了自己的位置,用人格的魅力、思想的高度吸引他人的赏识。你的形象在别人眼中发生了变化,你的作为自然也会有不一样的评价。
我们无论是做事还是思考问题,往往喜欢根据经历和个人经验,而偏向自己的喜好。正是如此,我们常常忽略其他人的感受,而妄自给他人做决定。而后,又期望他人能对自己心存感激。我认为,绝对不是你认为,更不是他认为。换位思考,多多的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不要擅自的扰乱别人的行动和想法。
如果同事换了个新发型,你并不觉得好看,那么不需要硬捧上一句:“哇,你的发型真好看!”违心的话说出来自己都不信。不妨直接描述你的新发现:“你换了个新发型!”同事或许会更开心,因为人们总是喜欢自己被关注到,而违心的赞美反而起反作用。
做人要有做人的道德底线,不能因为某些不应得利益而丧失做人的根本,道德败坏。只有自尊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人首先要学会尊重,尊重别人,尊重自然,尊重一切相关的人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