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舍友,很喜欢挣钱,有什么打工的就去,而且自己还申请雨露计划,助学金,完了还会有奖学金。就在今年三四月份的时候,我们学校的各种评定在一个月的时间就评定完了,这个舍友就单单靠学校的各种金,就已经有5000块钱了,但是他不花,我们宿舍有的人就在开玩笑说:“这么多钱,不请个饭吗?”这个同学就很犹豫,最终还是没有请客。
后来我就让宿舍的人少说这件事,很多人认为他小气,我也这么觉得,因为我的奖学金也被请客了,完了自己还花了点,不到几天,钱就没有了。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宿舍轮流请客,这不是约定俗成,而是,一个人请客后,我们会不好意思,之后我们还会再请,但是这个同学从来没有请过,但是吃的时候没少过,有的人很生气,但是没办法,你总不能强求别人。
在前两个月之前,我们另外一个舍友A缺钱,这个舍友直接借了他2000,他节省也是有原因的,他出生在一个比较贫穷的家庭,而且家庭不和睦,好像是奶奶偏爱其他的孩子,而自己的爸爸收到了冷淡,所以奶奶把财产划分的不是很好,到自己爸爸这儿,什么也没有了,就连现在房子还是别人的。所以自己总是很节省,哪怕买票,也是会选择最节省的方式。
对于只存钱不花钱的人我还是很羡慕的,因为我自己管不住钱,没有很好的理财观念,万一有个什么急事,一般都是找别人借钱,而且,我也很理解他们,相比之下,我甚至觉得自己有点不懂事。但是节省不是小气,合理的计划是应该的,该花钱的时候就花,相反,倒是有点斤斤计较了,我希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财计划,尤其是对于年轻的我们来说,节省是应该的。
我们挣钱不就为了有钱花吗,不花的钱和废纸有什么区别呀,而且我一直相信越会花钱的人才越会挣钱。
爷爷奶奶那一辈的节俭是刻到骨子里的,爷爷今年六十多了,做了一辈子的苦力活,过年连个新衣服都不愿意买,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钱,到头来也没攒下什么,还累出了一身病,前段时间爷爷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是肾炎,整个人都肿了,医生给开了一大堆药,千叮咛万嘱咐让我爷爷不要再去干活了,要按时喝药,可是爷爷不听呀,身体刚有一些好转,就又去干活了,药喝完了,身上不肿了,他觉得一直吃药太贵了,就瞒着我爸爸偷偷把药给停了,没成想过了一个月身上又开始肿了,又折腾到医院检查了一遍,光是检查费用就抵得上他停药这段时间买药的费用了,除了检查还是得额外买一堆药,本来是想省钱的,结果花的更多了,这不是得不偿失嘛。
我爸和我爷爷就是完全相反的两种人,我爸年轻的时候就敢拼敢闯,家里的房子都是我爸张罗着修起来的,我爸说那个时候我爷爷特别反对,后来我爸去学开大车,我爷爷也不支持,就是觉得嫌花钱,我爸就自己打拼,一步一步走到现在,家里修起二层小楼,名下有好几辆大车,还要供我们三个上大学,前一阵子我爸又贷款买了一辆大车,把我爷爷给气坏了,但是我爸知道只有舍得花这个钱,才能挣更多的钱。我爷爷和我爸的差距就在这里了,钱只要花的对,越花越有。
虽然很多人可能觉得不可思议,怎么会有只存钱不花钱的人,难道他不会有欲望吗?我以前也是这种想法,有欲望就会消费,除了已经看透红尘之人,怕是很少有人能够不花钱了吧!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有几类人是真的可以只存钱不花钱的,我先不作评价,看完了你自己心里都会有想法的。
第一类
极其抠门的人。见过对别人抠的,也见过对自己也抠的。有一些人可能是天生的脾性,也可能是成长环境所致,他们往往对金钱看得特别重,也不懂理财,只知道死命的存钱,自己一分也舍不得花,也舍不得给别人花。你一定见过这样的人!
第二类
赚钱特别不容易的人。这一类人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农民工,他们背井离乡来到大城市,靠着自己的体力挣钱,每一分钱都是血汗钱,他们自己都舍不得花,还有穷困的家等着他去养。所以他们往往会把挣的钱都存起来,去改变他们的生活。
第三类
养孩子的父母(此例排斥富二代)。虽然现在经济发展,生活变得好了,但是对于大多数刚有自己小家的年轻夫妇来说,养一个孩子,是一笔巨大的投资。自从有了孩子,不敢再乱花钱了;自从有了孩子,便想要给他最好的生活;自从有了孩子,便多出了很多花钱的地方。我们的父母也是这样,为了孩子,便克扣了自己。
我们小区的一对老两口,六十多了,拆迁分了四套房子,三百多万,但他们每天都会绕着小区的垃圾桶。挨个翻一遍,还要早起,不然会被收垃圾的车抢了先,这算不算只存钱不花钱的典范。
只存钱不花钱的人没什么,就讨厌存自己钱,花别人钱,每次出去吃饭都要死皮赖脸跟着,然后也不付钱或者让你先付回头给你,其实一次都没有给,说理由还一套一套的
我爸就是这样,有300万存款,一个月花400元,这是在义乌城市,从来不会给小孩买东西,衣服穿几十年前的,和我们出门都要点最贵的,因为不是他付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