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谈恋爱,讲究个浪漫,所谓的浪漫就是送礼物,买电影票送女朋友请看电影、请女朋友吃个饭、过年过节的时候送个玫瑰花等等,这些都是谈恋爱的家常便饭,要说恋人之间的定情信物,额,这个现代人就不古人来的浪漫了。
玉制品。这个在电视情节里经常可以看到,男主人公或者女主人公有一块家传的玉佩、玉镯等,然后送给了自己的情人当做定情信物,两个人坎坎坷坷的,一到两人不能见面的时候,就拿着玉佩、玉镯什么的,摸呀看呀,好像那个人就是物件一样。
银饰品或金饰品。这个就多是女性送男性了,大部分多是女性的饰品,多是簪子呀、手镯呀之类的,能够送的起这类饰品的家里的条件一般都不会差了,所谓的非富即贵大概说的就是这样的家庭了,大家小姐的饰品都会有很多,这些东西也不会是乱送的,一般是情到深处,才从头上或者手上摘下来,送给自己的有情郎。
手绢。这相对于前面讲的两个来说比较经济实惠,在古诗中也经常见到手绢送给情郎的句子,什么横也是丝(思)来竖也是丝(思)就很好的利用丝的谐音来表达思念情人的意思。手绢一般情况下是女性的专属,属于私人用品,能够送给情郎,可见用情不浅呀。
梳子。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那个女性没有几把梳子呀,梳子的寓意很好,说的是白头偕老的意思,你要问为什么是这个意思,因为梳子是拿来梳头发的呀,从头跟到发梢,那不就是一辈子吗?拿来送情郎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还可以像手绢那样随身携带,每次拿出来的时候都可以甜蜜的想到自己的情人。
红豆。不是有句诗是这样的说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红豆又名相思豆,这个名字起的天生就是为了给情人做定情信物的,情人要远行了或者是不在身边,看着她(他)送的红豆,想着不在眼前的人儿,有没有甜到发酸的感觉。
定制香囊。古代的女子善女红,那手工是相当的好,什么描金化银的根本不在话下,送个限量级的香囊给自己的情人,根本不在话下,既体现出了自己高超的木工手艺,又显的情谊很深,可不是那些在摊上买的那些货色可以相比的。这一点可是现代的女性比不了的。
当然还有其他有意思的定情信物,特别的人有特殊的喜好嘛,有才的人有送定情诗的,有钱的人也有直接送房子的,有权的人有直接送女方亲人官位的,还有特别有纪念意义的东西的,五花八门多了去了。
说了这么多,你也大概能了解古人都送情人什么了,大部分送的还都是自己贴身的或者是祖传的或者是手工的物件,它们含义都很重,仔细对比较来,现在人动不动就送花,是不是太单调且含义不够深呀。
古代恋人跟我们现代的恋人是不一样的,他们当时是没有我们现在这种高科技的产品的,像项链,手机等是没有的,当然如果他们送定情信物的话,一般都是身上随身携带的小物件儿,有时候这些东西在古代是可以随处可见的,但是在恋人之间这些物品的意义就不同了,物件虽小,但是代表了他们之间的爱情,而且有的定情信物也很有意思。
簪子就是一种定情信物。一般都是女方在头上戴着装饰头发用的,但是如果遇到心动的男子的话,她们会随手把头上非常漂亮的簪子摘下送给男子,以表女方的爱意,簪子可以说在古代女子的身上是很普遍了,但是在他们之间就不一样了,而且男子也会很珍惜这个物品,每天都放在身上好好保管。
玉佩也是,不论是古代男子还是女子,每个家族里都会有象征着家族的玉佩,普通人家的玉佩当然跟皇亲国戚的玉佩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一般皇家的皇子,或者是王爷的话看到自己喜欢的女子,都会把他们自己身上的玉佩送给对方,让她们好好保管,以后可以凭着这个玉佩来找到男子,久而久之这个玉佩就变成了两人之间的定情信物了。
还有扇子,古代的文人雅士很多,有很多才子,大概就是每人一把扇子,我们知道的江南四大才子也是人手一把扇子,在扇子上面可以写上自己喜欢的诗句或者词,也可以在扇子上画一副画。如果一个男子遇到喜欢的人,但是是在特殊情况下,是可以把手中的扇子送给女子的。
手帕是古代女子人人都有的,也属于比较私人的物品,古代女子讲究的是要会针线活,所以大部分手帕上的图案都是女子自己亲手绣上去的,送给心爱的男子以表示对他的思念,同时当然暗示自己对他的爱慕了。
还有香包,也可以叫香囊,都是古代女子自己一针一线缝的,也可以在上面绣上很多图案,如鸳鸯戏水,戴在身上很香,里面好像是装的香草之类的有香味的东西磨成的粉。
我看过一个古代电视剧,里面有两对恋人,一对恋人当中的女子自己绣了一个香包送给男子,但是另一对的男子看到了,但是他没有,觉得很没面子,然后他就让女子给他也绣一个,觉得很搞笑,跟现在的秀恩爱一样,就跟现在的情侣物品差不多。
当然古代恋人之间还有很多信物我没有说完,这些都是一些我知道的信物,同时也觉得很有意思。不论是什么物品,在我们平常人眼里看着是普通的东西,但是在恋人眼中可能就不一样了,这也是古代很多的物品都可以作为定情信物来送人的原因吧。
可以先看看古诗节选咯。
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
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
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
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
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
何以答欢忻?纨素三条裙。
何以结愁悲?白绢双中衣。
与我期何所?乃期东山隅。
当然咯,只要是情,也不拘是什么东西吧。毕竟上述诗描述的是当时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
(附淘宝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