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狼群进入了一个村庄,村民们奋起抵抗,虽然累得筋疲力尽,但终于赶走了狼群。正当大家庆幸的时候,偏偏又遇到暴雨,队伍中欺软怕事的人打了退堂鼓,他们放弃了。有一个人决定转移,村庄已经一塌糊涂,他历经了翻山越岭、长途跋涉,他碰到一个老人,他向老人说明自己的来意。老人家说:“孩子,你已经找到平安了。”这个人奇怪地问:“老人家,可是我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呢!”老人说:“你转身问问你身边的人就知道了。”
这时候,这位寻找平安的人突然发现身后只剩下三个人,这个人很高兴,就问他们的姓名,并问他们为什么没有放弃。第一个人大声地说:“我叫坚强,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我总是告诫自己,困难一定会过去,我现在遇到的还不算是最糟糕的,因此我总是勇敢地去克服一切困难。”第二个人平静地说:“我叫坚持,是坚强的兄弟,我对自己的信念从不放弃,所以我每时每刻都有无穷的力量支撑着我。”这时候第三个人主动地说:“我叫珍惜,我对拥有的一切十分珍惜,并心存感激,因为我的珍惜,我才拥有到现在。”这个人继续问道:“你们说的这些我都明白,但是你们为什么一直要跟着我呢?”这时候老人家说话了:“不是他们跟着你,而是你已经拥有了他们,恭喜你拥有了快乐平安。”这个人顿时明白了,接着问:“那我现在又该到哪里去?”老人笑着说:“你可以带着你的三个朋友去游历人间,让更多想得到快乐和平安的人懂得,在人间只有舍弃自私、贪欲,克服嫉妒,学会坚强,学会坚持。
人在拥有时,总是对那些幸福习以为常,视之为理所当然,以为那永远不会离自己远去,久而久之,自己习惯了享受,习惯了接纳,却忘记了付出,忘记了奉献,忘记了她也是需要你的呵护,需要你的爱惜,每一份感情都是需要回应的。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直围绕在身边的幸福也会有一天离自己远去。人,总是以为那些得不到的是最好的,其实却没有意识到自己身边的那简简单单的幸福,所以才有太多人等到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因为人心难以知足、在有生之年不会想到自己的生命是真贵的、只有在自己有很多事没做完、又快死时才觉得生命真宝贵。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第一,人是实践性的存在。人的生命与万物的生命都是一样的,有生有死,有壮有衰,并且只有惟一的一次。但人之所以能与万物区别开来,正在于人以劳动为手段进行实践。没有实践得人生是碌碌无为的,甚至无异于飞禽走兽。第二,人是社会性的存在。荀子曾说过,人能群而禽兽不能,故以牛马为用。这就是说,每个人的生存都必须以他人的生存为前提(这是抽象的说法),人不能脱离人类社会这个大的整体。所以人将生命献给人类的解放事业是符合人的社会性质,是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是无比光荣壮丽的。
知道生命可贵懂生活的人了,真爱的人怕死活不够,你看!他想向天借50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