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人认为她想要在一起的人,即使他没有任何东西,只要对方在她身边就好。但是,往往那个最初想在一起的人,总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丢失在人海里。原本倾其所有爱的人,后来没能在一起,那么之后再遇见谁,也就变得无所谓了。结婚的时候,女方会要很多彩礼,不是因为她物质,而是,结婚的对象不是她原本最想嫁的那个人。既然不是,那么,女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希望对方可以有能力保障她后半生的衣食无忧。
在婚姻的逻辑中,彩礼的价格是女人的底气。这个底气也是彩礼。婆婆和丈夫重视女人的程度与新娘彩礼的价格是相同的。一堆小女孩们被那种独立自强的调调洗脑,什么不要彩礼只要爱情。结果嫁过去后公婆恼了一口一句:“你就是倒贴!”人家儿子多优秀,不优秀的话你会不要彩礼自己跟过来?如果娘家的陪嫁多多话,那就更是他家儿子优秀的石锤了。不要钱的女人就是不值钱的女人,也就是不用珍惜的女人。
我觉得彩礼并不影响男女平等这一观念啊,彩礼是我们中国自古以来的习俗,在古代,男方给女方多少彩礼,女方就要给相差无几的嫁妆,也因此有了门当户对,富人不取穷家女,穷人不进富家门,因为给不起陪嫁。最后彩礼和陪嫁的去处呢?古代结婚便是成家,所谓成家,就是自己两口子过日子了,彩礼和陪嫁归新婚夫妻共同所有,在古代,男方给女方彩礼,女方给男方陪嫁,也就是说,传统的彩礼都是作为夫妻以后的共同财产了。
但现如今的彩礼性质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不过我也依然不反对正常彩礼,但是对于那些高额的彩礼,我只想说不要说什么不要彩礼或彩礼少了就得不到重视,那只是想收天价彩礼的父母骗女儿的说辞,钱这东西再多也不会多到烧心,没有人会傻到有个现成老婆不珍惜去找个花几十万的,换谁都不会脑残到这地步,除非他们家真的先天性神经病。
有些男人好面子,不给彩礼,彩礼在家庭,朋友和同事中不太像样。有些男人觉得他们不给彩礼。体现不了自己对女友的诚心和尊重。有的男方觉得不去彩礼,或者彩礼少了,怕女方反悔,不愿嫁给他。男多女少,彩礼必须去,过不了彩礼关,将来娶不到老婆怎么办。现今社会,男女平等,彩礼对双方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关键是志同道合,爱情纯洁,男方品行好,能力强,有担当。还有一些家庭不要彩礼,为了儿女日子过得更好,一切从简。也是社会新风气!
尽管主张男女平等,但在生活中实现男女平等是不可能的。让我们做个比喻。男人可以生孩子吗?你十月可以生一个孩子吗?女人嫁进去你家,女方说孩子跟她姓,你会同意吗?不是说这种情况没有同意的,但是大部分都是选择跟男方姓,如果有人说跟女方姓,那男方肯定觉得孩子都不跟我姓娶她干嘛,这个时候男女是平等的吗?
有些事情永远无法平等,女人在生育、青春方面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男人就应该在经济方面也有所补偿。不用怀疑,任何一个感觉女人要彩礼就是卖的男人肯定是一辈子的穷酸命。房子可以将来一起买,但彩礼必须要有,你连点彩礼都出不起说明你窝囊无能,还人身攻击,面目狰狞更暴露了你龌龊,这种人就应该被淘汰绝种。
男人和女人结婚成立家庭,男人和女人付出的价值时间是不一样的。通俗来说,女人结婚后就立刻为男人付出她的价值:如生孩子和照顾家庭等等。(中国女人还要出来工作来为此证明自己不是白吃饭)女人在最有价值的时候嫁给男人最没有价值的时期,彩礼就是证明。男人最有价值的时期基本上都处于35岁或40岁以上,那我很想问句,那个时期的男人,会如何对待那个时期女人最没有价值的?
女人有嫁妆,自古以来就是,大户人家下聘送彩礼(如二十四台聘礼),是为了表示对未来新媳妇及媳妇儿家庭的尊敬,女方出嫁送嫁妆(一般都是彩礼加上陪嫁,如二十四再加十六台,个别家里有钱的会十里红妆),然后嫁妆的钱是女方的私有财产,以后会传给孩子,夫家按理无权过问。………穷苦人家才二两银子把闺女嫁过去只陪送两批布,那是因为穷,活不下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