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觉得是找不到一个知心的人。本人经常独来独往,最主要的我感觉还是班里没人合得来的同学。今年年初,班里转来了一个新同学,个子比我高,人长的清秀,特别好的一个男生。学校运动会的时候我和他认识,发现我俩很投缘,于是我和他形影不离,吃饭一起,上厕所一起,放学一起,感觉特好。班里同学都说,自从他来了之后,我干啥事都是一个人的景象就没了。好像班里老师都知道。以前,我要是不在,老师在班里看不见我的人,都会问我同桌(我同桌对我不太在乎,班主任每次问她都说不知道),自从他来,班主任都会跑过去问他,他总能告诉老师我在那里干什么事,现在毕业了,高中无缘同窗苦读,希望在新学校能找到一个和他一样投缘的人。反正,独处的原因我个人觉得就是没有合得来的人。
我认为是社交恐惧,因为过分地害怕人际关系对日常生活和情绪影响很大。但是单纯地享受独处的状态没有任何错误,甚至是个很好的习惯,只要不是为了消极逃避社会压力,不要过于与世隔绝就好了(当然有社交障碍也不是错误哇,只是需要认真积极地去调整心态来着)。其实充分利用独处时间,收获真的很多。有时候遇到三观价值观不太合得来的人,虽然无意评判,但是相处真的会有点累,但是大多数人还是怀着善意的,只是没办法都深交,毕竟人生时间这么宝贵,高质量的友谊有几个就够了,维持友谊也需要经营哈,太多朋友就没办法都交心了,而且能遇到三观完全契合的人几率也很小,有时候最好的朋友也没办法理解你。所以能独自面对自己非常重要。
我个人就比较喜欢独处,但同时我也很享受跟朋友在一起玩乐的感觉。首先独处不是一件坏事,起码每周末休息的时候,我都会给自己留一部分独处的时间,这部分时间我会用来洗洗衣服、收拾收拾屋子、看看书、或者刷刷自己喜欢的剧,但这种感觉很可怕的一点就是有可能导致自己过分喜欢独处,说白了就是可能会导致自己的社交出现问题。特别是对于本来就不那么喜欢社交或者性格比较拖延的人来说,如果独处的满足感大于社交满足感,最后可能会变宅。
独处就是一种安静的生活。由于成长环境不同,每个人所接触的人和事都不尽相同,有的人自来就喜欢热闹,有的人则比较喜欢安静,有的人因为遇到烦心事而寻求快乐,有的人则因为心烦想一个人静一静。说到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独处这样的话题,我认为,每一个在某一个特定时期都会有独处的想法,而每每独处给人带来灵感、抛除烦恼、洗涤心境的时候,则会感慨独处其实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这个时候,你就会开始慢慢喜欢上一个人独处。
今年我18岁喜欢一个人独处,是我很小的时候在不知不觉之间养成的习惯。也许,是幼时的我因成绩考差被妈妈骂了却又无所倾诉时吧;也许,是小时候和小伙伴一起玩耍时却因笨拙被嫌弃时吧;又或许,是逐渐长大越发内向的时候吧;我想,也可能是从自己喜欢银杏叶喜欢明信片喜欢拍照喜欢小清新喜欢很多与现世格格不入的东西时开始吧。纵然是一个人,却也对刘同的那句"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印象深刻。
当你遇到挫折的时候,在遭遇别人冷眼后,你需要独处。你需要反思自己失败的教训,你需要抚平自己受伤的内心,你更需要奋起立志,以不屈不挠的韧劲去赢回失去的信心。所以,独处其实是让你学会平静、冷静、反思。如果你的人生跌宕起伏,不妨试试去独处,试过之后,你就发现,你喜欢上了一个人独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