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说的感情总结来说,就是价值观相同,或者即便不同,但也很欣赏对方的价值观,这样的两个人之间就会产生感情。比如他对某个事情的看法和认识,以及所持有的观念,对你的影响如醍醐灌顶。或者跟你想的一模一样,他发表的观念越多,你越爱听,能够收到的启发就越多,或者你发现你跟他越来越像,你就会把他当成至交,我们用一个很通俗的词语来形容,就是两个人在一起有话说,但交流的其实是双方的价值观,得到的是对自我的认同。
人想要去认识别人,和别人做朋友,想要和很要好的朋友在一起玩,有两个因素。第一个浅层次的因素是,一切有智慧的意识体所共有的特征,是需要不断的有新的信息来刺激我们的大脑,这种特征在具体表象上体现为害怕孤独,害怕无聊。所以我们一旦在大脑出现信息短缺的时候,我们会想要去看个电影,去玩玩游戏,去找朋友聊天,这些过程中能够产生大量信息来填充我们的大脑,这种信息的流入会让我们的意识本身感到愉悦。
充实生活,感情很重要,深沉次理智。感情很是重要,人活一辈子,本来没有啥事。所以呢,那么多为了感情去死的,但是他们弄错一件事,自己的感情根本不值得为任何人去死。只有无望,抑郁的人才会。感情重要基于自己生活的意义,对于父母来说子女带来重要的生活意义,情人,朋友,也皆如此。
感情的本质是利益。利益并不丑恶,利益是一种客观的必须的生存基础。感情,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一种评价结果。人与人在进行信息相互传递的过程中,内心有一个评价机制,会对对方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越高,我们能承受对方的行为风险也就越高。比如向好友诉说自己内心的秘密。
从生理的角度,我认为感情的本质是脑进化出的一种针对某种特殊刺激的强化效应,本质上,属于条件反射,只不过比一般意义上看到梅子就流口水这种条件反射更为高级。脑对某种特定概念形成奖赏/厌恶的刺激回路,从主观意识上就表现为感情。
荷尔蒙只负责一见钟情,多巴胺决定天长地久,肾上腺决定出不出手,自尊心决定谁先开口,最后寿命和现实决定谁先离开谁先走。其实,世间的感情莫过于两种:一种是相濡以沫,却厌倦到终老;另一种是相忘于江湖,却怀念到哭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