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号中午,班里的学生来找我,让我去她们宿舍,说有事跟我说。我被她们拉到宿舍门口,说让我先闭一下眼睛,刚走进去就听到有音乐的响声,睁开眼一看,孩子们每人拿了一封信和一件小礼物。她们说,老师,这些礼物不值什么钱,但我们都想送你一点东西留作纪念,我们没有问家里人多要钱,这都是我们这段时间省下来的钱,这些信都是我们写给你的想对你说的话。听完后真的很难过,还没等我开口,就有学生开始哭了起来,看着她们我真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一边帮她们擦眼泪自己一边流着泪。
记得我第一次给孩子们分发点心的时候,好多小朋友都装进了口袋没吃,有的小朋友手一直在口袋里摸着点心,但就是舍不得吃。我忍不住去问他们为什么不吃,他们说:“给爸爸妈妈吃,爸爸妈妈早上为了送我们上学没有吃东西。”听到这句话时,我的眼泪不自觉地掉了下来,这个答案让我很吃惊、很暖心,因为孩子们知道感恩,知道为别人着想。
家访途中支教队员和孩子一起回家,山路间有一块石头,支教队员走在前面,轻而易举的跨了过去,可是回头看,孩子却捡起了石头,丢进了山谷里,为的只是不然后面走这条山路的人绊倒,何贵英,一个仅仅7岁的孩子,当时我们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了,原来这里的孩子是一张白纸,可以这么小这么柔弱可是却无时无刻为他人着想。
山区里的孩子大都性格内向,喜欢用笔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于是在收上来的作业中,我总收到了许多信和小纸条,它们往往都夹在交上来的作业本中。纸条的内容各不相同,大体可以归成这样几类:家史篇、关爱篇、请教篇、教义篇、检讨篇等等。我把这些小纸条当成宝贝,精心收藏。
2017年11月19日晚,下自习大约20分钟了,在一个班学生问完问题之后,我回办公室,再下楼回宿舍时,我刻意路过了教的另外两个班的教室,果然看到还有些学生在教室认真地填写地理图册。我顿时感觉付出的真心都得到了加倍的回应。以心换心,是很幸福的事情。
有人参加支教活动不止三次,总是因为各种原因而继续努力着,一路前行;还有那些山里的孩子,你微笑和他们打招呼可能得不到回应,但走过去后,他们会羞涩而高声地喊一句:老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