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光树
在非洲北部地区,生长着一种常绿乔木——夜光树,一到夜晚整棵树就会发出耀(yào )眼的亮光。一开始,当地居民把它当作妖魔
(yāo mó)的化身,十分害怕,谁都不敢靠近。为此,这种树还被他们称为恶(è)魔树。但过了很久,人们也没有发现这种树危害人类,就慢慢地喜欢上了它。现在,那里的人们都把它移(yí)植到门前院后,用来当做路灯,甚至是借它的光线来做事或读书看报呢! 据说,这种夜光树不仅能在夜里发光,白天也同样能发光。那它为什么会发光呢?原来它的根部含有大量的磷(lín )质,这些磷质变成气体磷化氢(qīnɡ)后,遇上空气中的氧(yǎnɡ)会自燃,放出一种蓝白色的冷光来。夜光树的亮度随树的大小而定,树愈大,发出的光也就愈强。
夜皇后
在南美洲的古巴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植物,每到傍(bàn ɡ)晚时分它们就开花了,花朵上不时闪烁(shuò)着明亮的彩色光芒(mán ɡ),就像成千上万只萤(yín ɡ)火虫在翩
(piān)翩飞舞一样。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随着花儿的凋谢(diāo xiè),荧光也就熄灭了。当地人给这种花取了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夜皇(huán ɡ)后”。
夜皇后为什么会在夜里发光呢?原来,在它们的花瓣(bàn )和花蕊里也聚集(jù jí)着大量的磷,磷和氧气一接触(chù),就会发出光来。
灯笼树
我国井冈山地区也有一种因为含有大量的磷所以能闪闪发光的常绿阔(kuò)叶树,当地人称它为“灯笼树”。在晴朗(lǎnɡ)的夜晚,树上的冷光聚集起来,好像一盏(zhǎn)盏小灯笼,为过往行人照明指路。发
通常来说能强烈发光的植物大多是某些低等的菌类植物(如细菌、真菌和藻类植物)。有时某些高等植物绿色细胞里所含有的叶绿素等物质也会发光,但我们必须用仪器才能检测到,人的眼睛无法发现。平时我们也会见到一段发朽的树桩、木块,能够在黑暗中发出蓝白色的荧光,这种荧光经常在阴雨天表现更加明显,干旱时荧光表现较为暗晦。人们曾在江苏丹阳市的某村子里的水田边,发现一些柳树桩能够在夜晚闪烁着幽幽的浅蓝荧光,刚开始发现这种现象时人们大都觉得很奇怪,不知道为什么。后来,生物学家们研究发现,这些枯死的树桩已被假蜜环菌所寄生,它能使木材腐烂,假蜜环菌的菌丝侵染了木材纤维以后,还分泌一些能分解木材的酶,这些酶可以将纤维素、木质素转化为真菌能够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像葡萄糖、酚类等各种营养物。假蜜环菌的菌丝细胞得到这些食物后就开始不停地繁衍、长大,同时积累大量能够用来产生荧光的物质。这些带荧光的物质在荧光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生物氧化,并把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就是我们看到的这种生物光了。长期生活、工作在海里的船员、海军经常会在天气晴朗的夜晚看到海面上呈现一大片蓝绿色或者乳白色的闪光,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渔火”。它并不是海底火山之类的简单问题,而是海里藻类、细菌和某些海洋浮游生物大量聚在一起而形成的人们肉眼能看到的生物光。
生物光是一种“冷光”,它的发光效率很高,有95%的能转变成光,不象白炽灯泡有95%的能变成热消耗掉,只有极少量的能变成光,实在可惜。生物光的光色柔和、舒适,让我们模拟生物发光的原理,为人类制造出更多新的高效光源来吧!不夜城 夜光树 荧光仙人球 灯笼树...这是因为这些植物体内有一种特别的发光物质----荧光素和荧光素和荧光酶。生命活动过程中要进行生物氧化,荧光素在酶的作用下氧化,同时发出能量,这种能量以光的形式表现出来。 生物光是一种冷光,它的发光效率很高,有95%能转变成光,而且光色柔和、舒适。科学家受冷光的启发,模拟生物发光的原理,制造出许多新的高效光源来。
自然界里有许多很难解释的现象,当它们解开了,也就“平淡无奇”了。通常除了太阳发光、月亮反光、星光、电光、物质燃烧发光等自然现象以外,我们经常会议论的不好理解的发光现象还有:树桩为什么发光,深海生物为什么能发光,为什么有的昆虫也发光,鱼类发光是怎幺回事等等,这些现象都能激起人们去探索它的原因。它是一种高效率冷光,它的光能转换率大于90%,而通常我们使用的白炽灯、日光灯的光能利用率相当低。这种生物光的波谱成分十分柔和,适合于人的眼睛,没有刺激作用,仿生工程师能够通过研究以及模拟生物光制造节能煤和节能电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