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惨剧
2016年8月26日,甘肃康乐县景谷镇阿姑山村发生了一起人伦惨案,年轻妈妈杨改兰因为贫穷杀死4个年幼孩子后自杀。是怎样的绝望才用这样决绝的方法?贫穷是就可以杀死自己的孩子吗?8天后又一个悲剧:她的丈夫也上吊自尽了......这个新闻很让人费解,网络上各种声音都有:骂地方政府不作为,骂农妇太狠心,骂她的丈夫没有本事,骂世人太冷漠……我觉得就算上面都是理由,贫穷也不是你杀死孩子的借口!
你可以改嫁,可以一走了之,却为何要用杀人和自杀来惊世骇俗?
在贫穷里艰难地活着
去年在做“香雪暖心公益行”时,我跑遍了广东主要的几个贫困地区,去给当地的低保户麻风病村的老人,孤儿院送医送药。在湛江雷州一个偏僻的村庄,一户人家让我印象深刻。她比甘肃的这个农妇更惨。一家十口,六个孩子,两个老人。丈夫是“大三阳”,没有劳动能力,其中一个孩子12岁躺在客厅的木板床上,因为患再生障碍性贫血,必须常年卧床。每个月吃药都要3000多元,两个老人年纪都很大且没有劳动能力。全家人就靠女主人一人种地养活。
她见到志愿者没有埋怨,只是希望有好心人能帮患病的儿子解决吃药的问题。土坯房破破烂烂,但是却被女主人打扫得异常干净整洁,从房间到院子竟然看不到一丁点垃圾。连村长都不禁感叹换做别家的媳妇,早就改嫁了。
贫穷不是去死的理由
谁不想生在富贵人家?我有个客户,初次见面就惊为女神,闪亮亮的学历,新西兰留学的背景,开着80万的奥迪跑车,戴着40万的卡地亚钻戒。当她告诉我她是梅州农村走出来,经也贫穷过万千种种……
我瞬间受到一万点暴击!怎么可能在这样一个女神身上,有这么贫穷的过去?所以无论你的出身多么贫穷,只要你肯努力,懂付出,一定可以拥有你想要的生活。
没有文化不是贫穷的借口
有些人要说我没有文化,不知道做什么,穷不是我的错。我父亲有个远房亲戚,也没有什么文化,到广州给别人做保姆,由于她嘴甜勤快,任劳任怨,很快就得到了雇主的信任,还在那个小区做出了名气,很多小区业主晚上请她去做晚饭,钥匙也放心教给她。她不仅自己做保姆,还把农村的丈夫带到广州来一起做。有个业主老父亲瘫痪,坐轮椅。她的丈夫就应聘去当看护,结果老爷子有个爱好,专门喜欢去五星酒店喝早茶,就这样,他丈夫跟着老爷子把广州五星酒店的早茶都喝了一遍。现在夫妻俩不仅在农村起了新房,还把儿子女儿都从老家农村接到广州来打工。如今在增城租了一套房子,也可谓一家团圆了。
贫穷就杀死自己的孩子,还有理由:不想孩子受苦,其实是在逃避责任。你怎么知道你死了孩子就不能活下去?中国有句古语:穷则思变。只要你愿意改变,定然能找到方法活下去。
成人的世界从来就没有容易二字,我们却还努力地活下去,因为活下去才有希望。
贫穷会放大微小的诱惑,降低作恶的成本,当一个人无路可走时,他就容易在错误的道路上拔足狂奔。
举个例子,如果地上躺着一百块钱,大部分人都愿意把它交还给失主(假使失主就在附近),因为这种拾金不昧带来的精神愉悦感,远大于一百块能买到的满足感。但是对于一个饿了三天的人来说,选择可能就截然不同,他未必不诚实,只是这一百块对他来说,实在太过重要,以至于什么羞耻心道德感,都可以忽略不计。
从前看小偷为了几千块钱铤而走险的新闻,常常觉得不理解,不值得。后来发现,对于他们中的一撮人来说,几千块真的是个大数目,就是他们心心念念的全部。
我更年轻的时候,每次看到一些“小市民”的举动,都会很不屑,并暗暗发誓,以后一定不会这样。
一定不会在公共绿地上跳广场舞,一定不会偷偷掰掉蔬菜的烂叶子,一定不会偷用邻居家的网络,一定不会缠着店员磨折扣,一定不会为难陌生人。
没人天生愿意做坏人,我们都曾足够真诚地在方格纸上写,我们会努力向善,帮助他人,做一个快乐的好人。
有人因为软弱,因为嫉妒,因为失衡,开始为利益撕破脸,为了小便宜而煞费苦心,为了一时的快感,带给别人厄运。当然也有人足够坚定,即使不够幸运,也一直把那些直白的箴言刻在心版上,要努力向善,做个快乐的好人。
这两种人之间,并没有道德上的太大落差,只是一时的愤怒、嫉恨、贪婪,都可能把你,拉向不同的方向。
没有人能保证,一生都能坦荡如同八岁时候的眼睛。
我只希望,你不要有被考验的机会。希望你从不为物质所困,所以没想过占小便宜,从不被人所陷害,所以没想过害人,从没遭受过讥诮,所以保存了完整的笑容。
人性是那么脆弱的容器,经不起几次窥探,里面究竟有什么。而我只希望你永远也不被打碎,里面究竟有什么,是美德还是欲望,都没人知道。
我的家乡有一句俗语,大意是穷不要讲赖债,富不要讲体面。穷人未必想赖债,而富人的体面,也经营得比较容易。我相信大家的本性都差不多,只是后来际遇相差太大,硬生生把有人逼上了绝路。
而我只能祝愿你,一生都别面临道德和生存的抉择。
怎么看待贫穷?
怎样去看待贫穷?这个问题太有话题性,因为现在在我国这个问题比较突出,所以导致有好多的人在谈论这个问题。其实对于一个从小就在生活在中国最(也不知道是不是中国最贫困的地方,暂且说是比较贫困吧,因为这个世界你总是能找到一些比较还贫困的人)贫穷的地方的长得的孩子,对于这种问题总是竭尽所能的回避,但是同时对这样的一个问题又是最有发言权。
我是一个在西北最贫困的农村长大的孩子,在我们那个地方,干旱,缺水,没有什么资源,所以基本上是处于及其尴尬的位置。小时候我记得我们都父辈们基本上都是靠种庄稼为生,一年辛辛苦苦在哪一亩三分地上劳作,在一年出头的时候才能换得一家的温饱,我们一年到头以来吃的最好的东西也许就是年夜饭的新鲜猪肉以及饺子了吧,其余时间基本上都是一样的饭菜,土豆和面条。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我们依然艰难生存者,我们依然保留着我们的质朴和谦卑。
所以在贫穷面前,我的态度是要对他客观对待。其实一个人的出生他是没有办法选择的,就像有的人他就是在有钱人家,要风得风,但是有些人出生他的父母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没有给他背景,没有给他优渥的环境,所以这就是一种客观。对于这样一种现实,我们应该坦然接受。
同时,对待贫穷,我们更应该主观。这种主观,我把他理解为在明白这样一种差距之后,应该去发动主观努力去积极改变自己的这样一种贫穷落后的现状,这就是一个人应该对待自身的贫穷所持有的主观态度。不自卑,也不要去怨天尤人,去积极寻找一切可以改变的可能,然后把这样一种可能最大程度的转化为一种现实,让自己过上自己曾经期待对的生活,这就是对待贫穷对的主观姿态。
贫穷,这个话题一直以来就从来没有被人遗忘。
上学期间,见过了各种各样的同学,他们有的家境殷实,有的家境一般,也有家境贫穷的。大家的表现也是自然不同,家境一般的同学,中规中矩,不至于太捉襟见肘,也不会大手大脚。家境殷实的同学,一般来说是明显可以看出来的,至少在买东西的时候,我们是可以看出来的,动辄上万的单反相机,3000块的耳机。家境贫穷的同学,大部分比较缺乏自信,这是从客观的角度来讲,我还记得我们那边是这样的,如果家里条件很差,上个一般的二本,还不如去上一个职业技校,这样毕业之后可以更好地去就业,多少是可以减轻家庭负担的。
大家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贫穷本不可怕,放屁!抱歉我这么激动,实在是我觉得太心灵鸡汤了,什么叫不可怕?有一件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一个小伙子,通过自己的打拼,可以在小县城安身,谈不上买房成家,起码比在家里好,就在这个时候,他的老父亲患了绝症,这个打击来的太突然,对于一个家境一般的家庭来说,这样的打击已经是有些措不及手。对于他来说,这就更是个大问题了,所以后面就是,砸锅卖铁,老父亲没救回来,还剩了一屁股债,所以,他现在日子是更艰难了,大龄男子一个,也找不着女朋友。所以,谁敢说贫穷不可怕呢?贫穷可怕,只能说更可怕的事情就是你不去想办法改变,那只能是从短期贫困走向长期贫困甚者跨代贫困,记得这句话是之前中央台说过的,所以我觉得这句话很切合实际。
贫穷是人生的一种凄美结局,不向邪门歪道物质,权,钱,色,低头的一种气节,虽然贫穷人品可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