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这个问题,但凡在北京有过开车经验的人百分之就是以上不用我说绝对是扎心的!让我安静的做一名美女子吧。。。
大家熟知的社会现状,北京人口密度大,百分之五十以上人口都为外来人员,本地人相对来说占少数,人多自然会导致交通拥挤;我简单的说下前期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会议开展给北京的开车师傅造成一些问题吧?
到现在我还记得,提前两天中央电视台,动态通过广播、交通北京微博、北京交通微信公众账号和交通广播就一直在播报这个交通管制信息,减少不必要出行,外出尽量选择绿色出行,广大市民也是减少了开车出行原则;我上班最短的一条路线就是直接走高速,预计半小时的路程直接到公司门口,但是由于这种特殊状况,地铁很多条线路都给直接封了,我直接走了高速之外的路线,我当时特意起早,因为怕影响上班出现迟到问题,六点半出发的,大概走了十几分钟的路程就开始堵车,广播又开始在播放封路消息,我走的这条线路附件的高速路封停半天,因为国家领导人开会去雁栖湖开会这是必经之路,我真的是老扎心了,不巧这条小路也是被封路,顿时我想安静的哭会。
那天大概堵车2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我还在原地踏步,因为需要掉头回去,我只想说一时半会也是回不去,失策,早上就应该乖乖的坐公交,至少不会一个上午时间都待在车上。当然了这是峰会期间才会这样。
要是往常的时间,比峰会好不了太多,北京的街道每天都是非常忙碌的。了解的人们都知道,想在北京买辆车好像不是很困难的事情,二手市场多得是,也不怕再多一辆车,那么问题来了,北京有车没有牌照又是一件更扎心的事情,很多有钱人买得车没有牌照,我们公司有一个同事住在和北京燕郊,到那时每天来北京市里边上班,其实没啥好稀奇的,都希望在市里边上班,市里买不起房子就在周边城市买房子也不是现在才有的事情,而我们的同事就是其中的一员,每天5点多一点就要出发赶来公司上班,第一是因为路程太远,第二是要么没有班车,到那时每天自己开车太累了,早晚一个女人想想我绝对做不到这一点的;每天路上从那边过来非常辛苦,最重要的是交通很拥堵,就那么一条道路通往北京是最近的距离。
所以说虽然北京去哪里都是那么遥远,北京至少在今儿是年内很难改变现在交通拥挤的状况,但是还是有大部分的人群选择这种出行方式,以前我总是意识不到生活的辛苦,自从上班之后不说经历多少,至少一个公司的每个人的基本状况还是比较了解的,大家依然会坚持,所以说不管怎么样,不管交通多惨,人口再多,这些都是自己的生活方式。
这个我是没去北京开过车的,没有亲自体验过,但是啊,我哥就在北京上班,前两年买了个车,他经常向我吐槽在北京开车简直就是一种煎熬。
他当初也是因为上班的地方离住的地方太远了,所以买了车,但是他说,自从买了车以后,他每天要花更多的时间在路上,以前都是乘地铁或者公交车,那时候觉得太挤了,常常挤不上去,会要等好几班才能挤上去。没想到开车以后自己是不挤了,但车挤啊。不像以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时候,只要你能挤上去,一般都不会延误的,特别像地铁这种,都是很准时的。
他每天八点上班,以前坐地铁的时候,大概需要一个小时,所以每天六点起床,大概六点半出门也就差不多了,到公司差不多还能剩个几分钟,因为有时候会挤不上去啊,就会要多等一会。而自己开车以后,每天六点就得要出门了,还得运气好,不会遇上那种大堵车的情况。北京从早上五六点开始就会是上班高峰期,一直到上午十点左右才能结束上班高峰期。我哥说每次都是在车上吃完早餐,在路上左拐右拐的,看着那一眼望不到头的车队,和慢慢临近的上班时间,有时候真希望自己的车能长个翅膀飞过去。要是遇到平时上班的必经道路因为维修等需要封锁的话,那就只能从其他更远的路绕,一不小心就会走错,错了也不能立马掉头,必须到下一个出口。
在北上广等这些交通压力很大的城市,开车不仅考验车技,还很考验人的耐力,即使自己心急如焚,也只能随着这密密麻麻的车队一点一点的蠕动。所以啊,还不如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只要能挤上去,就能更省力更省时。
在北京开车,会让你的脾气变得越来越好不为什么,就是真他娘的堵啊,从早晨堵到晚上没有无时无刻不在堵的,有的时候大家一起出门儿工作,甚至比坐地铁还要晚,你就可想而知在北京开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了。除非你要去非常远的地方可以开车去,要不然的话,一般是很少有人开车去上班的大部分都是赶在非常早的时候,或者是非常非常清闲的时候才会开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