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人书最多的时候,还是在学校里。班上谁手上要有一本好看的连环画,消息就会迅速传开。跟那个同学关系好的,肯定要借来看看。关系不好的,也会死皮赖脸地苦苦哀求,非要一睹为快。想看的人太多,传看的时间又太紧,于是上课就顾不得啦!
老师正在讲台上唾液横飞地讲课,你怎么看小人书?那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同学把连环画放课桌抽屉里,单手扶额,作低头沉思状。有人把连环画夹在课本里,把课本立起放课桌上,双手扶着,作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状。表面上看起来该同学好像端端正正在听课,其实他早已不知道神游到什么地方去了……
不管哪种方法,时间长了,就算老师再傻也会发现不对劲的地方。老师常常一边照常讲课,一这静静地走到那位正看连环画入迷的同学身边。全班同学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个同学身上,很多人嘴角还带笑意,好像要看到一个被人赃俱获的小偷。而借书给这个同学看的那位,心里那个苦就别提了。而这一切当事人都浑然不觉……
“XXX,你在干什么?”老师这一声断喝,那位同学直感到头皮一麻,如五雷轰顶,叫人魂飞天外。他下意识地把小人书往抽屉里塞,可大错已经铸成,一切都来不及了。后面的没收书,办公室罚站,回家请家长,这些套路自然是逃不了了。
可这样的事情,每个学期总会发生几回,因为连环画对小城里我们这些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小学生来说,真是吸引力太大了。连环画价格便宜,几毛钱一本。形式简单,一般上图下字。图画富于形象,有不少还出自线描大家之手,绘人绘景都栩栩如生。下面所配的文字简淡通俗,正适合识字不多的小学生。所讲的故事大都是些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间传奇、英雄豪侠的事迹……传奇性强,想象力丰富,最能吸引天真烂漫、富于好奇幻想的小孩。再加上那时小城里一般家庭连台电视机都没有,不看连环画又能看什么呢?
几本印象深的小人书,是在外婆家院子里看的。那时也真是奇怪,总有些书,在桐树院各家里传来传去。大人们传看的都是武侠,柳残阳、萧逸、陈青云、云中岳、梁羽生、古龙都有。小孩们传看的是小人书。这些书最开始是从哪儿传到院子里的并不知道,最后又传到了哪里也不知道,就在这股“书流”中,我读到了四川人民美术出的《说唐》系列中的两本:《程咬金卖扒》《王伯当盗马》。
《程咬金卖扒》说的是,隋炀帝大赦天下,程咬金从牢里被放回家。他和老母过活,可家里太穷,咬金食量又大,老母让他编柴扒卖赚些柴米。程金出门卖扒时肚子饿,到一对老夫妻开的小店里吃饭不给钱,人家讨要程咬金一怒下之差点把小店给拆了。经这个事,咬金结交了绿林好汉尤俊达,又在梦中得老人传授三十六路斧法;上长叶林,劫了靠山王杨林的王杠……
这个故事讲得虎虎有生气,把“混世魔王”程咬金的形象刻画得呼之欲出。故事刚开始程咬金还赖在牢里不走,说没衣服穿。狱卒没办法,给他找了套孝衣孝帽穿,咬金也不嫌,穿着大摇大摆得回家了。这段我当时看得绝倒。梦中老人传咬金斧法那段,极有传奇色彩,我也很神往,恨不得也能在梦里有这番奇遇。后来读书,我总是把程咬金、李逵、张飞混在一起,觉得他们很像。
《王伯当盗马》里,最神奇的是那匹马,唤作“呼雷豹”,是尚师徒的坐骑。“呼雷豹”颈上有一撮黄毛,两将马上对垒时,尚师徒只要一拉黄毛,那马就会双耳一竖,“呼”得一声吼,口中吐出黑烟,对方胯下的马都会吓得尿屁直流,一跤跌倒,尚师徒不费吹灰之力,就擒了敌方大将来。瓦岗寨秦叔宝这边只好三番五次设计去盗“呼雷豹”……看完这本连环画,我跟妈说,妈,我想买匹马。妈说,好啊,到时候过生日时你到商店挑一个买回来玩。我说,我要匹肉马。我妈:“…………”
与连环画有关的童年时光
连环画,又叫“小人书”,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我们小城里的孩子那会儿都管它叫“娃娃儿书”。
上小学时,每到六一儿童节前一两天,班主任都会给同学们发一张购书券,笑吟吟地说,这是市新华书店送给大家的儿童节礼物,同学们放假时可以去买书,有优惠。过完儿童节回到班里,大家都很兴奋地讨论自己刚买到的心爱的书。什么书谈得最多?还是连环画。记得有同学买了套彩绘的《太空堡垒》,很让人眼热。有同学买了套《济公故事》,里面讲什么啊,我们借来看,读得如痴如醉。
那时小城中山公园深红色围墙的外面,也摆着一溜租看小人书的书摊。这样的书摊都很简单,就是几条长板凳,几个马扎、小板凳。几块放小人书大木盒子。这木盒子都很浅,一米见方,两片木盒子中间有合页连着,老板的小人书就封面朝外一层一层在码在木盒子里,收摊时两片木盒一拼就行了。租看一本小人书一两毛钱。
七八岁时,一次外婆带我和表妹逛完公园,出来经过小人书摊时,我死活不走了,非要看小人书。外婆不答应,我就“扑通”坐在地上放赖,一边哭一边吵。外婆没办法,只好租了两本小人书让我看,她和表妹就坐在书摊边陪了我一个下午。现在回想,真是汗颜。
印象深的有《燕子李三》《大刀王五》《东方一杰》,都是以清末民初为背景的武侠故事。可能那会儿我还是个天然的民族主义者,这样的故事最能让我血脉贲张,热血沸腾的。特别是《东方一杰》,看武林大侠东方一杰以寡敌众,在擂台上以极高明的中华武术痛击一众西洋大力士,拳击高手时,我恨不得也回到清末,化为身怀绝技的大侠,干干这等扬我国威,灭洋人威风的事。
连环画儿时的最爱,当时在农村,每星期都要和爸爸要一,二角钱,舍不得用,跑老远的老街上去买小人书,同学们好是羡慕,个个都要和我交朋友。我经常照着上面画岳飞,孙悟空等,和同学换些小玩意。记得84年年初下着满天的鹅毛大雪,我买回来一夲罗希贤的《破辽国徒劳无功》,一直珍藏至今。后来因为学习的关系小人书几乎全部送人了,直0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在花鸟市场买回来一夲怎样画连环画,又钩起了我对连环画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这些年新书旧书买了一屋子,不过现在好的连环画是一书难求,同样的书无非就是不同开本,精装,简装,不同出版社而已,由于各类市场的泡沫,连环画也不例外,要想走出困境很难,因为它只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属于怀旧情节,主要是后继无人,还是活在当下吧,自我欣赏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