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往往比文字更具备穿透力,挑选两张照片来说说我的看法。
第一张照片:希望工程大眼睛。
我印象中的这张照片,说改变了世界可能有点夸张,但是确实引起了相当一部分人对于希望工程的关注。
希望工程是国家发起的关注贫困儿童失学问题的一项公益活动。而真正让希望工程四个字走入人心的,则是一张黑白照片。这张照片拍摄了一个在贫苦地区简陋教室里上课的一个女孩,透过她前面同学的身影,缝隙中的女孩拿着一支铅笔,眼神清澈明亮,直视镜头的眼睛仿佛透过照片,直射到人的心里。好像让你看到了贫困地区的孩子对于上学的渴望,对于知识的渴求。
这张照片,成为了希望工程的形象宣传图,在各个传播领域进行了推广宣传。同样,让希望工程得到了千家万户的关注。
通过这张照片,无数的国人对希望工程施以援手,无数穷苦地区的孩子因此得到了足够的教育,而正因为这些孩子的成长,他们的命运、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未来都得到了改变。而这些孩子的变化,也足以让这个世界发生一些悄然的改变。
第二张照片:胜利之吻
如果说希望工程大眼睛唤醒了国人对贫困儿童失学的关注,那么美国的胜利之吻就足以证明美国人对于胜利的骄傲与欢庆。
为了庆祝日本投降很多美国人走上了街头,在时代广场上,一个水手亲吻了一名护士。这个画面被摄影师不经意的抓拍之后,一经传播,迅速成为了代表胜利的象征。
画面中通过两人忘我的热吻,向世界传递了人们对于和平、爱、自由的渴望。
好的摄影作品一定是穿目达心,给人以最震撼的心灵冲击。那被定格的画面,是时光中的偶然一帧,但这一瞬能给人带来的感动、冲击、警醒,却足以改变世界。
我来说一张我认为他改变了世界的照片,那就是《饥饿的苏丹》。
相信这一张照片绝大多数人都看到过,我是初中的时候在历史课上看到的,那个时候内心比较敏感比较脆弱,当时我就哭了,我们班好多人都哭了,这张照片上是一个苏丹的女童,身上一点肉都没有,因为她太饿了,而且已经饿了好久了,她的头很大,身子很小,上半身的肋骨根根分明。
她的头朝下抵在地面上,在她身后不远处,有一只虎视眈眈的秃鹫,就等着小女孩死去之后,去啄食她的肉体。你知道这张照片是什么时候拍的吗?是1993年,南非记者凯文卡特在苏丹拍摄的,你在想一想我们中国在1993是的状态,两者对比一下,你就知道她有多可怜了。
苏丹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主要依靠畜牧业,工业落后,整个国家都急切的需要别的国家的援助,这是个贫穷的国家,与此同时,这还是一个极其不安定的国家,因为这个国家战争不断,不仅有内战还有外来的侵略者和恐怖主义,所有的悲惨都在这片大陆上汇聚。
受苦的就是人民,像这样的孩童在苏丹数不胜数,这个孩童的现状就是苏丹的缩影,在这张照片发表之后,在它获得了普利策之后,全世界人民把自己的目光投向了非洲大陆,各色人种不分国别不分种族开始齐心协力想要为可怜的国家做出一点贡献。
无国界医生,维和部队等等等等都开始大批量的入驻非洲大陆,真的希望非洲能够越来越好,最起码不要再有战乱和饥饿了。
有些时候世界上一些大事件,确实是被一些很小的细节所改变的,影响世界的照片,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那张,小男孩儿溺亡后卧在沙滩上照片。
中东最出名的东西之一石油,世界进入工业时代以后,石油可以说是维持工业运转的血液,每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这种能源。
夸张一点说,中东石油资源丰富又能开采的国家,人民都不用干活和劳动,只需坐地开挖,完全不用担心客户来源,卖石油就可以数钞票数到手软,非常有钱。
但对那片地方来说,石油,不知道它到底是上帝的恩赐,还是恶魔的礼物。因蕴含丰富的石油资源,加之地域,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随着冷战结束,近代以来也无法避免的成为各国复杂利益的角逐场之一。
伊拉克多年的战乱,利比亚、叙利亚、巴、以……中东问题太复杂,这一盘复杂的棋局,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因素,又有第三方不断的插手,似乎这一盘棋,至今无解?
而战乱四起,难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那个小男孩儿父母带着他逃难,就在逃难的过程中死去,小男孩死后的尸体静静卧在沙滩上,这件事迅速在欧洲国家,就算我们这边也收到很多关注。
德一开始对难民是有限制的,但最后顶不住民意压力,这张照片掀起的波澜,或许是因素之一...德最后开放了难民政策,开始接收。现在……德自身随之而来的难民问题也日益突出。所以我觉得能够改变世界进程和局势的……或许这一张照片可以算……
世界可不会因为照片而改变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