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10年,7万公里左右,没有出过事故,没有扣过分,基本没有违章。我认为的会开车,并不是那种开车会插来插去,能不被别人插队,在堵车的情况下还能左突右闪的。这种也许车感很好,但是这种开车方式极其影响正常的行驶,可以说是一种很差的开车习惯。我认为真正的会开车,是自己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同时,让车里及车外的人感到舒适。我在车内有人,特别是有老人小孩的时候,会人肉切换驾驶风格,尽量缓慢起步,缓慢刹车。要做到这点,也需要对路况有很好的预判,什么时候有车要插队了,前面的行人会不会突然就过马路了,会不会有非机动车突然窜出来,这些都要提前做好准备。在这种驾驶模式下,不管插队者打不打灯,是否礼貌,我都会让行,而不是逼上去,因为那样会让车内乘员感到不舒适。如果是我一个人驾驶的话,那就是另一种风格了,我也会谦让,比如有车提前打了方向灯,并且等着有足够的空间才变道,而前方的车都不让它变道的情况下,我会主动让出空间给它变道,这也是我说的让车外的人或车舒适。但如果是一辆吃相很难看的车,不打转向灯,直接硬插的,对不起,我是能防守就防守,不会让你这么容易插进来。但真的防不住,也就是一脚刹车的事,不会赌气去做任何不理智的事。我理解的会开车,除了技术以外,其实跟会做人是一样的道理。看来从我做起,改善交通状况是一条可行之路啊,大家一起努力。
守法不违章。这是每一个在道路上的交通参与者都需要做到了,是维护交通秩序的基本保证。大家都按着既定的规则参与交通,理论上交通事故概率可以降低到接近于0。当然这在现实中不可能做到。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的去遵守,至少,不能犯大错误。在我看来,在规划良好的道路不按标记线行驶就已经算比较大的错误的。总之这一点,我们的路还很长,不只是交通参与者,还有政策法律的制定者,道路的修建者,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但是经过我们的努力,一定会无限的接近这一天。考虑自己的行为会对别人造成什么后果。
本人驾龄14年。大部分时间开车为生。几十万公里驾驶经验。有一点点赛道经验。出过一次大事故,几次小刮擦。先说事故。我一直觉得自己技术还不错,懂汽车的基本物理特性和机械原理。对车辆的操作和车感都不错,经验也算丰富,还参加过半专业的驾驶培训。结果,出事儿了。有天晚上,大雨。我开一辆1.6T排量的运动型轿车去跑山路。比较糟糕的柏油路面还有碎石。当时的时速大概是120左右。过一个右弯。大概40度。如果是晴天加水泥路,我确定是没问题的。但是雨天加碎石的路况导致了我对轮胎和极限抓地力的估计错误。速度太快转向不足。车辆推头直直往前冲,顶油门已经来不及了,只能刹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