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平时说的一个人聪不聪明,一般取决于两个方面:他的创造力如何,以及他的记性好坏。而记性好又指的是什么呢?对于单词啊,日常事情啊这类不难理解的信息输入,我们学习能力并没有很大的差异,不过在过了一阵之后,记性好的人还记得很多的信息,而记性差的则可能忘得一干二净。也就是说,我们的记性好坏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遗忘速度,记性差的人不是学得慢,而是忘得快。后面提到我们已经找到了抑制遗忘的方法,有的人就会说,赶紧把我的分子开关关掉,让我的遗忘速度慢下来,这样我的记性该有多好。其实不然,既然生物进化出遗忘这个功能,那么遗忘必然是有它的用处的。这句话就是说,如果我们不会遗忘,而是记得每一件事情,那么大量的记忆,包括无用的、甚至是错误的记忆都会充斥在我们脑中,影响我们学习新的东西,影响我们判断决策,甚至一次惨痛的记忆会让我们时时刻骨铭心,甚至抑郁。所以说,遗忘对于生物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说,如果我本来因为某件事对一个人产生了误会,后面我发现事实并不是那样,那么很自然之前种种不好的记忆会被我忘掉。这些证据至少可以证明,在学习过程之后的活动确实会影响保留下来的记忆(memory retention)。于是心理学家们又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干扰理论(Interference theory):记忆衰退的根源是外界信息输入所产生的干扰,干扰的大小取决于新输入记忆的相似度、数量和强度。这些干扰源自于这个学习之前的顺向干扰(Proactive Interference)和学习之后的逆向干扰(Retroactive Interference),学习之后过得时间越长,逆向干扰越多,保留的记忆也就越少了。
遗忘有两种原因1. 衰退说。记忆会衰退,这是我们常有的感觉。什么东西不经常用,就忘却了。这是因为,信息是存储在大脑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中的,而突触是通过不断使用而加强、生长、甚至分裂(变得更丰富更强)来巩固记忆的,而如果这个信息和记忆不经常用,突触则会退化,然后就造成了遗忘。2. 干扰说。记忆不仅会衰退,还会受到干扰。我们常常有感觉,做了后面的事就忘记前面的事。这常常是因为,储存前面信息的突触还没有形成牢固时,便不再使用,而随后做的其他事又需要大脑资源,这样先前形成的突触便加速退化。
记忆干扰说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回忆的时候受到了其他刺激的干扰,而使记忆内容被抑制,信息提取不出来。干扰说认为引起、导致遗忘的抑制有两种,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压抑说认为遗忘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例如催眠术能使许多人回忆起早些年生活中的许多事情,而这些事情是平时回忆不起来的,原因在于回忆它们时会使人产生痛苦、不愉快和忧愁等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