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东北的养老保险上调了!可能因为我不在东北三省所以暂时没有感受到那种困境,这新闻也并没有激起太大水花,甚至关注的人都很少。但这是一个危险的讯号。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情况一直不算好。其中,平均最低工资更是远远低于其他地区。企业获利空间小、负担重(社保缴费比例也高),总体盈利不多,则其员工的工资也不高,更有数据表明现在的东北三省是三个年轻人供养一个领退休金的老年人。这些情况其实具有普遍性,例如现今的老龄化、经济不够景气等等。事实上,养老保险崩溃的地区不只有东三省,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陕西和青海等地区也纷纷告急。这就让人不由得担忧:未来会发生全国范围的养老保险崩溃吗。倘若不加管控的话,会的。不然,国家为什么发布延迟退休、开放二胎、降低企业缴费比例等等一系列政策啊!退不了休的人咒骂着延迟退休,女权主义者们唾弃着开放二孩,上班族们愤愤不平地计算着自己的收益会不会减少。可国家这种存在,从来就不是感性和温馨的,它不可能真的像母亲一样顾忌每一个群体的利益和感情。国家的政策需要协调各个层面、各个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并在平衡中追求发展。所谓的惠民政策,每月给自己交社保的上班族是“民”,那些自己创业的企业主是不是“民”!眼巴巴盼着退休的老年人是“民”,苦哈哈上班的年轻人是不是“民”!国家的政策,就是从最理性纯粹的角度出发,在所有人群的利益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也许你只看到近几年退不了休、要缴纳的社保费用更加高,却没看到如果不是这些看似坑了你的政策,你可能也会遭遇社保崩溃的局面,一分钱的养老保险也拿不到。在国家政策面前,不要把自己当成情感丰富的活生生的人,而要把自己当成13亿中被管理的一个个体,这样理解起各种政策来,将会容易得多。
养老保险,保险费由企业和被保险人按不同缴费比例共同缴纳。以北京市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例:企业每月按照其缴费总基数的20%缴纳,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8%缴纳。也就是说,你交8块,企业给你交20块,你想想是不是你交的越多相当于你赚的越多?2、怎样计算个人的缴存金额呢?正常情况下是按照你的工资总额来计算,即你的工资乘以8%。特殊情况:(1)若你的工资收入高于社会平均月工资3倍时,缴费基数就是按社会平均月工资的3倍计算,以上部分不作为缴费基数计算;(2)若你的工资收入低于社会平均月工资60%时,缴费基数就按社会平均月工资的60%计算。那我们来分析一下此次调整前后对老百姓的影响:调整前养老金基数是2000元:首先对于工资收入在1200元-6000元的老百姓是没有影响的。而收入超过6000元的也要按照6000元计算,收入低于1200元的按照1200计算。工资收入在1380-6900元的按照其工资计算。而工资超过6900元的按照6900元计算,收入低于1380元的按照1380计算。对比之后可以发现:①调整后,原本收入在1200-1380之间的,缴存金额全部按照1380来计算,相当于这部分人获得了更多的养老金。②调整后,原本收入在6000-6900之间的,缴存金额按照其实际工资来计算,不再按照调整前的6000元计算,相当于这部分人也获得了更多的养老金。
2017养老金最新消息:在连续上调十多次之后,今年的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仍将再次上调。养老金个人缴纳比例上升,未来我国养老金支付压力会越来越大,从养老金投资来看,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养老金投资收益可能不会太大,而且财政增长幅度也在放缓,转移支付的能力有限。俊生认为,人社部此前曾经做过一个有关养老金标准调整机制的课题,但我国尚未建立起制度化的自动调整机制。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这种自动调整机制一般会结合物价、劳动生产率、社会平均工资等指标变化进行自动调整。来养老金标准调整幅度很有可能会继续下行。去年4月在解释去年养老金增幅调整为6.5%时,时任人社部发言人李忠就表示,确定6.5%左右的调整水平,是综合考虑了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现在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水平等多种因素综合确定的。
亏空越来越大了,延迟,涨价,违约,就是不给老人们发钱,这窟窿也补不上了
社保缴费比例固定,上调是因为工资涨了,请参考当地社平工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