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糖桔在生长过程中如果缺泛一些必需元素会出现黄叶现象。本地常见的主要是缺氮、锌、镁等3种元素。砂糖桔缺氮时全树叶片转黄、叶片变薄、枝条细弱、分枝少、发根少,严重时落叶、落果、树势衰退。可增施氮肥如尿素、碳铵等,结合根外喷布0.3%尿素。缺锌植株叶片变黄变小、叶片节间缩短成束,故又称小叶病。可对缺锌植株施用硫酸锌、硝酸锌或者截短发病枝梢后叶面喷布0.2%硫酸锌、硝酸锌。缺镁植株叶片变薄、叶片全黄或斑驳型黄化,但叶脉仍保持绿色。可对缺素植株施用黄龙宝药肥或叶面喷布叶六素叶面肥。
施肥伤根导致砂糖桔黄化的现象在幼年树上相当普遍。施肥过于靠近树蔸,施肥量偏多,农家肥没有沤熟就直接肥用,施肥浓度过高等,这些不科学、不合理的施肥方法都会影响沙糖桔的正常生长。施肥伤根后严重时叶片卷曲蔫萎脱落,轻则根系腐烂、叶片转黄脱落。
沙糖桔一旦肥害伤根,至少要比正常树减少半年的生长量,因而生长上要避免肥害伤根。施肥要贯彻勤施薄施的原则;选择雨后、阴天或傍晚施肥;根据施肥要在树冠滴水线以外进行;叶面追肥要严格控制浓度;人畜粪尿等农家肥要充分腐熟后才能施用。肥害发生后可在树冠滴水线处开沟修剪烂根、灌水稀释、回填黄泥或干净的泥沙并浇灌一次黄龙解毒杀菌剂。
沙糖桔因生理干旱造成的黄化多发生在山地果园,主要在秋冬季节出现。一旦秋冬干旱发生后,山地缺水的砂糖桔变成片黄化,果实严重失水,果皮与果肉黏结不易分离。但是随着春季的到来,这些症状会自然消失,植株又恢复自正常生长。对于这类黄化一般是当干旱出现后要勤淋水,保证树体的果实正常生长的需要。
沙糖桔的这种黄化主要出现在一些平地、山谷冲沟地排水不良的果园。这类果园受在下水位高、地理位置和南方高温多雨气候条件等影响,主要发生在春夏多雨季节。果园积水一周后砂糖桔的根系变黑腐烂,叶片开始转黄、落叶、落果。这类果园的避免积水烂根,唯一的办法是搞好排水系统,根据地势挖沟排水。如果烂根黄化已出现,可在树盘外开深沟排积水,保持树盘干爽并加喷一次杀菌剂控制烂根继续发展。
果园土壤中的一些有害微生物也能侵染沙糖桔的根系导致烂根而出现黄化,如柑桔根结线虫、金龟子(幼虫称蛴螬)、蝼蛄(俗称土狗)、根腐菌等。当根系受害后植株生长不良、全株叶片均匀黄化或个别枝梢黄化。这类黄化可用敌可松100倍液、多菌灵100倍液功穿快杀200倍液淋树盘2~3次。
砂糖桔产量高,如果当年气候条件好,管理措施得当,5年生树挂果可达60kg。许多果农的砂糖桔就存在着严重的大小年现象,一旦挂果超出树体所能承受的负载量,加上肥水条件跟不上,树势就会慢慢的衰退进而出现黄化现象。为了保持砂糖桔的丰产稳产,挂果量要根据树冠大小、管理水平而定,挂果过多可适当疏果,把畸形果、超大果、细小果和朝天果疏去,保留内膛果和均匀果。如黄化已经发生,要及时采收、加强肥水管理、勤喷叶面肥,保证公树体正常生长。
环割伤树黄化
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果农环割伤树而导致沙糖桔黄化和现象,甚至有出现死树的现象。沙糖桔环割控梢促花、保花保果已成为栽培措施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方法得当效果明显,相反则伤树。实践证明,要避免环割伤树必须注意发下几点:
一是冬季不适宜环割控梢促花;
二是环割要依树而定,壮树可以环割,弱树不能环割;
三是环割不能伤及木质部;四是环割后要加强肥水管理。如果出现环割伤树的黄化可采取包扎环割口、喷施叶面肥、增施水肥等措施来减轻黄化症状。
嫁接口残留嫁接薄膜黄化。
病害或虫害会造成枝梢干枯;侵染性(真菌或细菌侵染)或生理性(树体养分不足而出现缺素症)病病害都会令叶片黄化;施肥不足,树体贮存养分不足,病虫危害都会造成落果;土壤过于干旱也会出现黄叶落叶或落果。建议你根据上述的分析,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天气较为干旱,当沙糖桔果树叶片在中午出现微卷,早上及傍晚有所恢复时,则要对植株淋跑马水,以及在早晚尽可能喷水雾,每隔约10-15天喷1次高钾型叶面肥,如高钾型腐殖酸康宝。如果叶色较淡,挂果相对过多,最好是在叶面肥稀释液中加入芸苔素内酯喷洒。因为,土壤过于干旱,根根吸收能力受阻止,出现叶片与果实争夺养分,会影响果实的质量,严重的也会造成落叶及落果(可用农丰素芸苔素内酯1000倍液,在每120斤的芸苔素内酯稀释液中,加入120毫升高钾型腐殖酸康宝及180克磷酸二氢钾)。
在少雨干旱季节,在坡地上种植柑桔类果树的,有宽余劳动力的,可提早进行清园,将杂草铲除,堆在树盘中,可保持树盘土壤的水分不致于过快蒸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