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独唱团》里看到罗永浩写的自己“秋菊男”的故事。年轻的老罗去告状,虽然最终放弃,但年少时的他已做了一些维权的尝试。
原以为《秋菊打官司》是部灰暗的电影,秋菊的男人被村长打伤,之后应该是走上艰难的维权路。但电影看完,再看看今天,如果电影里讲述的故事可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的话,彼时的秋菊可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了,可以说秋菊生活在一个“童话的时代”。
秋菊家未经批准,在自家耕地上建房。村长前去制止,言语不合,秋菊的男人讽刺村长生不出男娃,村长一气之下踢了秋菊男人的下身,造成伤害。之后秋菊先是给丈夫看病,接着便是维权。
1、医生太敬业了
电影一开始,秋菊送丈夫去看病。医生正在屋里劈柴,简陋的医疗环境让人想起这人只是个江湖游医,肯定会骗秋菊不少钱。但后来发现,这个其貌不扬的医生判断准确,开的药也是治病的,没有要人命。
要是到现在,农村妇女秋菊看一趟病,估计就要遇见不少骗子,治病的花费也会倾家荡产。
2、村长“太客气了”
村长执法,有理有据,错在动手打人,之后对打人的事实也从来没有否认,只是脾气倔不愿意认错赔偿。而今天,村长多是村霸,干的是克扣补贴款,私卖集体财产的事儿。要说打人,踢一脚真是太客气了,少说也得是群殴,打了人肯定也不认。
3、派出所的民警“太公正了”;
也是为了争口气,秋菊走上了告状的路。第一站找到镇派出所的李警官,李警官允诺三天内上门调解。调解结果是村长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村长也答应赔偿。至此,秋菊的状应是告完了,第一站便得到了解决。这个李警官态度好,效率高,做事考虑的周全。后面还有他为了缓解村长和秋菊家的矛盾自掏腰包买东西送给秋菊的情节。
4、市公安局领导太亲民了
秋菊的状告到了县公安局,县公安局的结果和乡派出所的调解结果一样。秋菊不服,告到了市公安局。其间还遇见个好心的宾馆老板,而这个宾馆老板竟然有市公安局长家的地址。秋菊按地址还真找到了市公安局长家,局长不但听了她的陈述,还用小车把她送回了宾馆。
后来,秋菊对市局的处理结果仍不满意,再次找到局长,局长建议她起诉公安局,还好心的推荐律师,其间还请秋菊在路边摊吃了饭。
在今天,这些你能想象的到吗?
这是一部和谐的电影。没有恶霸,没有态度差效率低的公务员,局长可以在办公室门口等到,可以平易近人。电影里最坏的角色只是个绕路多收钱却也卖力蹬了半天车的三轮车夫。
看这部电影时,我始终走不出“现代人”的思维局限。影片每一个的情节转变,我都会用现时的情况猜测一下秋菊可能会遇见的各种困难:我们每天都在提防着各种骗局,遇到在政府机关的各种办事难。
电影只是电影,凭借记忆和资料我们可以确定那个时代并没有如此和谐,还可以确定的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在很多方面比那时更差。这部电影也是一部普法的宣传片,张艺谋用老百姓看得懂的方式,让很多人明白了该怎么告状,这也是这部电影的伟大之处。
秋菊家要建一个辣子楼,村长不让,因为上头文件在这里,这是现代秩序,是法律文明。
但是秋菊的男人骂村长“下辈子断子绝孙,抱一窝母鸡。”村长一生气,踢了男人的下身这又是乡土社会的经典作为了。
中国社会分为两套秩序,一是乡土社会的民间秩序,一是官方的秩序,这在中国农村尤其体现得明显。
在农村,最大的权力者是村长长老,民间舆论是评判行为的最主要力量,人情是联系人们关系的最大纽带。面子是他们所追求的东西。而在现代秩序中,权力者是公安局,是政府,评判行为的力量是法律,是国家强制机关,联系人之间关系的是合作关系或者利益,利益是人们的追求。
而这里的秋菊,她就是要通过现代秩序,法律程序来解决一个乡土内的问题,因为通过乡土秩序她无法解决,而总认为法律,公安这些外来的官方物事是高高在上的,是有效的,可是,这些适合的也许是城市社会,并且即使适合你,它给你的也只是它们觉得重要的东西,比如钱,那两百块钱就是最好的赔偿,他们认为。可是,秋菊要的是一个说法,不是钱。
但是从这里,你是找不到的,你要赔礼道歉,这是面子问题,是乡土社会看重的东西,法律上没有这东西。
而且到最后,这两套体系的冲突到了极其尴尬的地步。
村长不计前嫌半夜抬难产的秋菊去生孩子,还是大雪天的,如果没有村长,秋菊可能就死了,儿子也可能没有了。
秋菊感谢村长,要村长来喝满月酒,可是在喜乐的热闹气氛中,村长却被抓走了,因为按法律程序,村长构成了犯罪,要坐牢。
然后影片以秋菊的尴尬结束了。
这种尴尬其实也是两种体系的冲突尴尬。
这种冲突的产生就是秋菊这个倔强的女人跳出来,非要讨个说法,于是,产生了冲突。
当然,我们甚至在这个普法的时代背景下将秋菊作为学习法律运用法律的典范,特别在那个九十年代,更具有现实意义。
但是,乡土社会的规范又该怎么办?
那毕竟是已经形成了几千年的,并且一直存在着,忽略不了的。
看过张艺谋和巩俐这对金牌档的众多好电影,如果说《古今大战秦俑情》的穿越爱情是轰轰烈烈一瞬间钟情的昙花,独一无二让我痴迷;《大红灯笼高高挂》就是封建庭院里的一颗石榴,封建女性的青春和片中的沉闷感让我唏嘘不已;那么《秋菊打官司》就是一棵草,一颗顽强执着的草!全片里都在表现中国农村人的那种倔强,尽管朴实,但也不服输,遇到认定的理,就是十头牛也拉不回的执拗!
在《秋菊打官司》里的巩俐还淳朴干净犹如没雕琢的花,故事围绕着秋菊告村长娓娓道来,看到其中一幕幕,感觉特别的熟悉,现实生活中的很多老百姓没权没势,在遇到事情维权的时候,都是这样的一次一次的上访的。但是,看着看着,我头脑的问题就来了!秋菊到处上访告状,其实就是为一口气!(因为人家都赔钱了)这个虽然是人活一口气嘛!但是这口气是不是一定要这么执拗的争下去呢?秋菊想要的结果,其实就是要有个说法,这个说法无非是要村长恭恭敬敬的道个歉。至于最后村长救了难产的秋菊,在农民意识里,这事就该了解了!可是法律却让村长入了狱! 往往在农村里,人情都是站在法治之上的!何况在农村里打打闹闹好像平常,所以最后秋菊才会那副怅然若失的样子,她的疑惑,何尝不是法治进步中众多中国农村人的疑惑呢?我想,这就是人类进步的觉醒必有的过程吧!
特别注明:该片被评论为张艺谋电影中的优秀作品之一,获1992年广电部优秀影片奖、特别荣誉奖,第十六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女主角奖、最佳摄影奖、最佳道具奖,第十六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第十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十大最佳华语片奖,第四十九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圣马克金狮奖,“伏尔比杯”最佳女演员奖等多项大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