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心里烙下了这烧饼印。听说这本是恩施州土家族日常吃的一种饼,
一个女孩来汉念大学,毕业后找工作不顺,逐想起家乡的烧饼,
于是把老家的哥哥叫来在汉开店卖烧饼,并以饥饿法销售,没想到火了,
一连开了好多家分店仍天天有人排长队,如今那女孩的烧饼店已发展成了饮食连锁公司。
只是喜欢跟风的江城马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很多烧饼店,并且还进了超市。这些跟风店虽有一些是加盟店,但更多的是冒名店,
如掉渣香、掉渣渣、土的掉渣、掉渣的、民杨、土司、土家娃、武大郎、西施、掉渣等,
店的装饰大多也是一样用木板或是竹条打底做楣,再在上面钉几个大筛子,
筛子里用粗红色线织成店名,不同的只是名字。每只烧饼重约四两,又松软又薄脆,
上面还涂有一层用孜然、肉末、辣椒等做的酱,虽然经营一样,价格一样,
也是清一色的用纸袋装,但味道却是有差别的。
如今排长队买烧饼的街头奇景已少,连“掉渣儿烧饼”
这风生水起之地的正牌老店也只有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有排队现象。
因为“看着排长队,凑个热闹尝尝鲜”的新鲜劲已过了,
认为二元钱解决一顿饭方便的想法虽实在也总不能天天这样方便吧,
于是流行也如这秋风刮过。
虽然这烧饼不是什么珍贵食品,
但心里还是想着如何把这美味烧饼带给爱的人尝尝。
因为爱一个人,就自然想把自己喜爱的东西也带给他,念头升起急叫停车
,下车为他买烧饼,当一只烧饼在手,竟有着安然的幸福。
1.配比:水、老面、新面粉的比为5:1:8(一般天气)。
2.制作要点:首先要放入水或温水然后放入老面,最后放新面粉。拌面时如果面拌干了,就要放入温水(一点一点放),这样多拌几次就好了;如果拌好的面觉得发酸,可放入一点温水,再将20g香甜泡打粉溶于水后加入,一直加到
面不酸为止。
注意:
①老面发酵时间越长,用量就应越少;
②不能用温度超过40℃的热水拌面;
③用和面机和面时应该先放水再加面粉,尽量多放点水再加面粉,不要因面粉多了再加水;
④和好的面放30分钟就可以做饼了。
掉渣儿是一种烧饼的品牌。
烧饼本是寻常食物,值不得如此关注,
可前几天的新闻里说湖南长沙街头一夜之间出现了各种牌子烧饼店近三十家,而这些店的门面装修、烧饼个头、价钱均与江城一样,据了解这些打着土家族风味的烧饼店除小部分是长沙本地人开的外,相当一部分店是从江城移师过去的。江城烧饼店跨越洞庭湖飞到长沙,是由于江城市场仿冒与跟风情况严重使得市场发展空间越来越小,没有想到长沙的情形也跟江城有着惊人的相似。记得上半年江城也是一夜之间出现了不少的烧饼店,而烧饼店门前排起的长队引起人们关注,如今在这物质丰厚的年月能让人们排长队本就是一件稀罕事,于是那排队的人群形成了一幅既固定又流动的广告,固定的是那每天排队的阵式,流动的是人群的四处传播。
我也是因店门前排起的长龙而对那烧饼产生好奇:
是什么烧饼这么好吃呢?却因那排起的长龙阵而打了退堂鼓
,没法消费那时间与耐性,所以虽然江城遍布烧饼店,却一直还没能尝鲜。
有一次天已黑了很久,因与设计人员谈事,误了吃饭时
同伴突然说隔壁转角烧饼不错,一听烧饼二字便联想到那掉渣儿烧饼店,
马上转过去买来边吃边谈事,方便又不误事。烧饼确实好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