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猪只的生活环境,养殖户们在进行建设猪舍时大多采用科学的建设方法,其中单列式猪舍比较受欢迎,下面介绍一下单列式猪舍的建设方法。
一、跨度:单列式猪舍的跨度一般为9~13m,猪舍屋檐高度一般为2.6~3.5m。
二、间距:栋舍的间距要宽畅些,一般是在4m以上,可以供小型的挖掘机或小型铲车可通过。
三、面积:猪舍的面积大小要根据猪场规模大小来确定,一般是在40平方米左右,其饲养密度为0.8~1.5头/ 平方米。
四、地面:猪舍的地面可以根据地下水位的情况来选择是否使用水泥进行固化。
五、墙面:在每个栏舍的其中一面墙体上需要留设1.5~3.0m缺口,一方便供垫料的进出,缺口处平时可以使用木板遮拦。
六、垫料高度:猪舍内的垫料高度是有一定要求的,保育一般为40~1500px,中大猪一般为80~2500px。
七、舍内设施:猪舍内的一端需要设有一个饲喂台、设饮水台,或者在猪舍的适当位置安置一个饮水器,为了防止猪只饮水时潮湿垫料,要使猪饮水时所滴漏的水往栏舍外流。
猪舍建筑的平面布置同猪群组合、饲养方式、饲料种类(干料、稀料、湿料)、喂饲设备、喂饲方法(自由采食、定时定量采食)等有关。清粪方案的选择(浅沟、深沟、缝隙地板)也影响猪舍的建筑剖面。常见的猪舍平面为单列后走道和双列中走道两类。单列式舍外粪便道猪舍(图 1)适用于温暖地区,这种猪舍在喂饲时关闭通道活门,使排粪区形成通道,可用手扶拖拉机前悬挂的清粪铲除粪。幼猪舍采用双列式猪舍(图2)内,每栏设有活门通向排粪区,喂饲时活门关闭形成清粪通道,便于清扫。也有的在排粪区用刮粪板除粪或者铺设缝隙地板,地板下设粪便沟,用刮粪板或水冲除粪。有的国家还有全缝隙地板猪舍,虽提高了猪舍利用率,但不利于猪只生长。猪舍可建成开敞式、有窗式和密闭式等;屋顶有平顶、单坡、双坡等。
①开敞式猪舍。背风向阳,三面有墙,一面敞开式或半敞开,在敞开面常设运动场,也可在运动场喂饲、饮水、排粪。舍内只作躺卧休息用。为在冬季保温,可加设临时挡风设施。
②有窗式猪舍。要考虑夏季通风,组织好通风路线。为在夏季不使直射阳光进入舍内,而冬季则有阳光照射猪床,应合理设计窗户上口和屋檐的高度。依靠自然通风的猪舍宽10米左右。猪舍太狭要增加占地面积和围护结构面积,太宽则影响舍内通风。一般中国南方的猪舍宜狭些,北方的猪舍宜宽些。
③密闭式猪舍。一般不开窗,由仪器、设备控制舍内的光照、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条件。为防止意外停电的影响,可开设应急窗。其屋顶和墙壁具有保温隔热性能。中国现有猪舍仍以混合结构为主,采用砖墙和屋架承重。若能适当加强屋面和墙体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则更有利于猪群生长。猪舍内一般采用水泥地面,便于冲洗,但不利于猪床的保暖和干燥。为减少猪只体温经水泥地面传导散热可加设炉渣或砖砌垫层,或采用架空预制钢筋混凝土地板,也可采用橡胶地面、塑料地面或加温地面等。砖砌猪栏影响夏季通风和冬季光照,且占地面积较大,可采取具有防腐蚀的钢管猪栏或木、竹猪栏等。饲槽构造要简单、坚固耐用,便于饲养喂食和洗刷消毒。缝隙地板要能耐碱蚀、表面平整坚固耐用,常采用铸铁、钢筋混凝土或铝板制成,缝隙宽度应小于猪蹄接地宽度的一半。猪舍设备 包括喂饲设备、饮水器、除粪设备等(见养猪场设备)。
单列开放式猪舍是目前农村最普遍的一种猪舍。三面围墙、一面敞开,所以群众都把它叫做“老虎大张嘴”。这种猪舍的最大优点是结构简单,可以就地选择简易的建筑材料建筑,从而降低造价。此外,还有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等优点。缺点是冬季不易保温,夏季不便防暑,占用土地面积较多;在雨季,猪床易遭雨淋、饲养员工作不便。在圈内泥泞的情况下,对猪的健康和增重不利。这种猪舍虽然存在较多缺点,但由于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只要注意改进还是可以采用的。为了改进这种猪舍的防寒、防署和避雨等问题,可将屋顶的形式由单坡式改成联合式。冬季由猪床前面的屋檐下,一直到积肥坑的南墙覆盖一张草帘或塑料薄膜。在单列开放式猪舍的猪场中,增建几幢封闭式保温产房等。采用因地制宜的原则,克服和改进这种猪舍的缺点,是可以把猪养好的。
具体涉及一种单列式幼猪保育猪舍,包括单坡屋顶,两侧的侧墙,前墙,后墙,猪圈,以及过道;所述猪圈与过道呈单列式设置,纵向延伸,横向方向上划分为若干个猪栏,所述每个猪栏通过隔板沿着与过道平行的方向分割为大猪区和幼猪区,隔板顶部与屋顶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猪舍,每个猪栏都分割成了大猪区和幼猪区,大猪和小猪的分割一方面可以避免母猪将小猪压伤压死的损失,另一方面能够保护体温调节机能相对大猪差,容易冻伤冻死的幼猪,单独提供给幼猪更多热量;并且阳光的利用更加节能环保;漏缝板的设计则保证了猪圈的清洁,也不会由于幼猪区较高的温度导致猪舍不卫生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