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类是否合理商品分类表示是否易懂、易于寻找。分区表示是否醒目。分类是否一目了然,是否有不同种类的商品混杂在一起。不同类但有关联的商品在陈列时,有无考虑到让顾客通过最近的距离拿到全套商品。
2.是否方便取放通道是否有足够的空间便于通过。大件商品应放在陈列架下层,小件商品放在陈列架上层,有没有做到这一点。商品有没有放在手够不到的地方。有没有宣传广告牌过大、影响到商品拿取的情况。
3.数量是否充足陈列时是否考虑了最大限度地摆出商品,给消费者以数量充足感。陈列的绝对数量有没有不足。畅销品的数量能否满足顾客日常购买需要。是否考虑到平日和星期六、星期天购买量的不同,相应调整商品数量。
4.种类是否齐全有没有能给顾客提供尝试新生活的产品。商品种类是否和主要顾客层相对应。有没有迎合特定季节的商品。有没有配合特殊节日而准备的商品。有没有流行中的新产品,是否给顾客以跟不上时代的感觉。
5.照明条件和色彩搭配如何有没有考虑因商品而异的照明方法。店内整体照明是否充分。有没有商品摆放在黑暗处。聚光灯的使用是否合适。重点商品有没有得到足够的照明来突出。有没有考虑因商品种类和性质的不同,而配以不同感觉的背景和广告宣传品等附属品的颜色。如儿童用具部分的广告色可以使人感觉明亮、跳跃、活泼;而电器、音响等部分则可以用银色或灰色等金属色。同一类商品摆放在一起时,是否考虑了花色、颜色的搭配。
6.是否美观实用有没有摆放过于整齐、机械而给人以冷漠感的地方。有没有摆放过于变化多端而造成混乱的地方。有没有陈列架未摆满、露出空格、给人以商品感觉不足的地方。展台、陈列架有没有从规划好的整体布局中显著地突出出来。有没有尽可能地使用和商品匹配的陈列器具,以收到美观实用的效果。是否把同类商品按颜色、花样、尺寸整理出来,陈列在一起(对于纺织品尤其重要)。
一个店铺的陈列设计,重点在于橱窗设计,而橱窗设计的重点,就在于怎样做出有创意的橱窗。所谓,橱窗就是一个店铺的门面,一定要注意设计好门面。在设计橱窗陈列时,首先必须遵循以下几点: 1.橱窗陈列要反映出零售商店的经营特色,使媒体受众看后就产生兴趣,并想购买陈列的商 品。 2.季节性商品要按目标市场的消费习惯陈列,相关商品要相互协调,通过排列的顺序、层次 、形状、底色以及灯光等来表现特定的诉求主题,营造一种气氛,使整个陈列成为一幅具有较高艺术品位的主体画。 3.要有一定的“艺术美”。橱窗实际上是艺术品陈列室,通过对广告产品进行合理搭配,来展示商品美。它是衡量商业经营者的文化品味的一面镜子,是体现商业企业经营环境文化、经营道德文化的一个窗口。它是商店的脸谱,顾客对它的第一印象决定着顾客对商店的态度,进而决定着顾客的进店率。
在陈列时,除了要考虑上面几个因素外,还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其实,无论考虑什么因素,都是以消费者为中心进行的。店内无论是通道的设计还是货架的摆放、甚至卖场死角的处理都无不需要根据消费者的心理及行为特点来进行。比如,通道要宽敞,主副通道安排要合理,通道应能引导客流,方便顾客走动和购物等;系列产品应该呈纵向陈列,如果它们横向陈列,顾客在挑选某个商品时就会感到非常不便;即便是同一个货架,也应根据产品的特点及销量来决定其陈列的位置,以促使消费者购买;充分利用消费者的心理将店内的死角变活,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