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是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常用零件,是一种能储存能量的零件,可用来减震,夹紧,储能和测量等。其工作主要用于在电子,机械制造等行业,根据弹簧材质的受力性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弹簧但是弹簧很有一定的疲劳性,而日常生活中使用时,导致弹簧疲劳的原因是什么,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影响弹簧疲劳的因素有哪些。
1、屈服强度材料的屈服强度和疲劳极限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来说,材料的屈服强度越高,疲劳强度也越高,因此,为了提高弹簧的疲劳强度应设法提高弹簧材料的屈服强度,或采用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比值高的材料。对同一材料来说,细晶粒组织比粗细晶粒组织具有更高的屈服强度。
2、表面状态最大应力多发生在弹簧材料的表层,所以弹簧的表面质量对疲劳强度的影响很大。弹簧材料在轧制、拉拔和卷制过程中造成的裂纹、疵点和伤痕等缺陷往往是造成弹簧疲劳断裂的原因。
3、尺寸效应材料的尺寸愈大,由于各种冷加工和热加工工艺所造成的缺陷可能性愈高,产生表面缺陷的可能性也越大,这些原因都会导致疲劳性能下降。因此在计算弹簧的疲劳强度时要考虑尺寸效应的影响。
4、冶金缺陷冶金缺陷是指材料中的非金属夹杂物、气泡、元素的偏析,等等。存在于表面的夹杂物是应力集中源,会导致夹杂物与基体界面之间过早地产生疲劳裂纹。采用真空冶炼、真空浇注等措施,可以大大提高钢材的质量。
5、腐蚀介质弹簧在腐蚀介质中工作时,由于表面产生点蚀或表面晶界被腐蚀而成为疲劳源,在变应力作用下就会逐步扩展而导致断裂。例如在淡水中工作的弹簧钢,疲劳极限仅为空气中的10%~25%。腐蚀对弹簧疲劳强度的影响,不仅与弹簧受变载荷的作用次数有关,而且与工作寿命有关。所以设计计算受腐蚀影响的弹簧时,应将工作寿命考虑进去。
6、温度碳钢的疲劳强度,从室温到120℃时下降,从120℃到350℃又上升,温度高于350℃以后又下降,在高温时没有疲劳极限。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的弹簧,要考虑采用耐热钢。在低于室温的条件下,钢的疲劳极限有所增加。
1.弹簧针在工作中的摩擦腐蚀环境。
弹簧针工作时的摩擦和工作环境中存在各种腐蚀性物质的是会让弹簧针的使用寿命大减。
2、线和端子的连接问题。
电故障一般来说指的是线和端子之间的连接出现问题,这也直接影响弹簧针使用寿命的因素。为了有效的解决这方面的问题,现在出现了一种加强式新型压接技术,是以前的压接技术的升级版。经过测试,这种技术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电气故障的发生,已经开始逐渐的被应用在实际的生产中。
3、 弹簧针在使用中的插拔力度。
弹簧针一般的插拔次数会在50000以上,弹簧针的插拔力度是影响弹簧针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插拔力的控制是很难的,小了容易脱落,大了又会损坏。现在用的比较多的方法是根据使用地方的不同控制不同的插拔力,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一部分弹簧针的应用但是还不能完全的解决这个问题。
有些弹簧在使用过程的时候长发现弹力不足,一般弹簧弹力不足有以下几个因素:
1、非标汽车配件弹簧设计制作参数不合理:只注重外径、内径、长度等参数,往往忽略线材横截面积和节距的大小,从而引致弹力不够;
2、标准弹簧选型不合理:因图价格便宜,选择了较轻载荷类型而无法承受较重载荷,从而导致感觉弹力不够;
3、汽车配件弹簧等弹簧质量等级弄错:无意或故意把普通弹簧当优质弹簧或进口弹簧使用,从而导致感觉弹力不够;
4、超过规定温度使用而导致弹性降低甚至失去弹性;
5、汽车配件弹簧线材本身偏软,或弹簧淬火温度偏低或保温时间不够长,或弹簧成型后回火温度过高且时间长,导致抗拉压强度抵而弹力不够--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弹力不够。






